《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书笔记
郑素柯发起了2021-04-25
0
回复
33
浏览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书笔记

1、评课的三种角度:

(1)从“教学方法”评课(习俗角度):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精彩。

(2)从“教学理念”角度评课(因为理念还是要落实在方法上,所以其实还是从教学方法角度评课):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

(3)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寻、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关联程度。①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②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③还有十分的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是否有效达成。

2、教学方法可大致分解为四个层面:

(1)原理层面(教学方法观):通过影响教师的思想观念,渗透到教学之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接受式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对话式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无指导方法。

(2)技术层面(教学策略):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好”与“坏”并不在于方法本身,更多的还取决于教师,而且几种方法之间往往还存在相互的协调和配合。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3)操作层面(学科具体教学法):要注意两个方面:1、方法本身是否合理?2、方法的使用在这篇课文里是否合适?(语文教学研究更应该关注这个层面)

(4)技巧层面(教学技巧)小结:原理层面灌注在技术层面,体现为操作层面,落实在技巧层面上。3、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其实是一件事物的两个面。从教学方法角度看的是师生生活相互作用的形式(他们在课堂上做什么),从教学内容角度看的则是活动的实质内容。

4、从教学内容入手评课的意义:

(1)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2)有利于更妥帖地解释语文教学实践;如《只有一个地球》王教授是这样评的:这确是一堂成功的课。而成功的要诀,在我们看来,在于教师把握住了适宜的教学内容。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二是知道学生将所体验到的情感表现为“抒情的句子”。上述两方面,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也是可以转化为语文教学公共财富的。换句话说,说服性演讲的挺度教学,要抓住情感体验这个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写作教学,应该致力于指导学生准确地表达所蕴蓄的情感。如果要学习这堂课,我们认为,主要应该学习这两方面。而一旦把学习的要点放在这两方面,也就是正确地把这两方面当做自己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学方法的选择空间其实是无限的,完全不必拘泥与教师教法的枝枝节节。

5、怎么样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

(1)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①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②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③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内容少而精,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可以说是许多语文课的真实写照。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往往就表现为一堂课充斥着大量与语文关联不大甚至明显无关的东西。

(2)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①即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②与学术界认识相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反思审议在语文教学届“通行”的“语文知识”,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学习并体现为教学内容的除旧纳新。

(3)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的现实化。①想教的内容(“教学目标”)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②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4)理想标准:①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②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语文教学内容这个含义上,“教师风格”或“教师个性”指的是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即教师对教学内容所做的创造性的开发,是教师“实践知识”的显现。应当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开发,也张扬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但是开发和张扬是有界限的,语文教师并不能够代替课程,或篡改课程。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所以,我们必须把某堂课在哪一点上实现了或接近语文课程目标的哪一条及其程度,在评课中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6、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意味着什么?

(1)引导了语文教学研究关注点的转移,有助于语文教师减少备课的无效劳动。

(2)将促使“好课”的形态改变,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

(3)将使“教师参与课程”、“教师成为研究者”落到实处,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

(4)对语文可观课评教提出了必要的专业准入的条件,有助于语文年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