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心得
七年级 语文教师 宋沣溢
10月28日一早,在黄燕名师工作室、九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小召乡一中进行听课活动。在这里,我见到了来自小召一中、陈曹一中、五女店一中、张潘一中等校的优秀教师,而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观摩小召一中优秀教师李政芳和椹涧二中优秀教师张赛朋二位的作文指导课。此前,我一直对于如何教学生写出一篇优秀作文毫无头绪,但是经过半天的学习和评课,我对于作文指导课又有了新的理解。
第一节李政芳老师课堂的主题是学会记事。首先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1是要结合第一单元所学课文,认识记事原则。2是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3是要养成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记事,看似简单,实则对于初一的学生比较困难。学生往往把握不好讲述什么样的事、叙事的重点在哪里。而李政芳老师恰恰从学生回忆小学时的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写作文当中,对于素材的选择要尽量是亲身体会的事,这样才更容易抒发真情实感。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构思好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对于文章的框架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师出示了一段简短的材料让学生去练习扩写,充分加入细节描写来使材料更加充实、完整。在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范文后加以点评分析,让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能从中有所收获。随后引领学生从《散步》和《西游记》中悟空借芭蕉扇两篇文章当中总结出记事重点:1是前面提到的对于素材的选取要注重真情实感。2是聚焦矛盾,写出事件波澜。3是要精心运用词语,锤炼语言。
整节课李老师能够充分把握课堂时间,思路条理清晰,让学生有合作讨论时间、有动笔书写时间、也有集体分析的时间,对于课堂的把控让我自愧不如。但一节课的内容设置有些多,初一的学生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对于词语作用、锤炼语言这一点不知是否因为时间原因,感觉讲的不够详细。
第二堂课是张赛朋老师讲的写人要抓住特点。首先张老师以古代县令的一张通缉令开场,新颖又吸引人,既引起了学生兴趣,又点出来本堂课写人要抓住特点的训练目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是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征。2是选择典型事例,运用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张老师先放出鲁迅肖像,让学生试着描述,又展示出阿累在《一面》中是如何刻画鲁迅的形象的,让学生学会从外貌描写角度来展现任务特征。随即布置小练笔:让学生从班里选一位同学来“画”肖像,从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神情等方面入手,重点抓住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来写。学生们热情高涨,对于同学的描写也十分到位,被写到的同学也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是让小组成员分饰四角,通过演戏的方式训练语言描写。后面还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小练笔。
这堂课给我的感受就是气氛活跃,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了这节课,似乎后边听课的众多老师根本不存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做到收放自如,这也是我所不具备的。此外,张老师在课件上也下了大功夫,语言精炼、制作精美。
在最后的评课环节,来自各校的优秀教师们各抒己见,都谈了谈对于这两堂课的闪光点和不足。写好记叙文首先结构要完整,以事情的经过为主,其次是要抒发真情实感。而细节描写也是重中之重。归根结底,初中作文的写作都应该紧扣教材,多积累,多阅读才能有所提高。仅仅依靠老师讲是写不出好作文的。令我敬佩的是李政芳老师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一名数学老师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其中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可想而知。李老师对于课堂的精准把控,课堂上清晰的思路;张老师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有整堂课的流畅度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我更应该学习这些优秀教师身上的经验,能为我所用。课堂上学生们沉浸其中的氛围也让我羡慕不已,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也能成为让学生能享受课堂,乐在其中的一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