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好处,最美在灞陵
左耀东
春日景色宜人,沿青泥河河堤而走,夹岸桃花正绽放,粉紫相间,与青绿的河道相互映衬,伴着春风散发着春日水滨气息,心情不由得轻松自在,好惬意!我不觉加快了观景步伐,试图饱览这宜居怡乐的老家许昌!
此处清泥河向南连通石梁河,顺势到了灞陵桥。曾闻灞陵挑袍故事,钦慕关云长忠义神武,为关公过五关斩六将拍案叫绝;一改对曹操诡谲狡诈的印象,重新认识这位卑鄙的圣人,然却不曾有缘到实地看看。得此良机,买了一张单人票,即兴入园。初入园门即见斗拱建筑垂悬灞陵公园匾额,园中有关公辞别曹丞相赋,细读文气纵横,词锋犀利,透露出慷慨忠义之气。进入广场中心舞台,再现灞陵一别胜景。绕过小桥流水,西侧至青梅亭,只见孟德昂首高谈阔论,玄德俯身闻声失箸,似乎对话之间刀光剑影、战马奔腾激烈交锋的场面再次重现了,英雄畅论已成佳话。
入红门,门楣之上扇形匾额题写一字“活”,此又一典故。丞相在门楣上题写一活字,相府主簿杨修揣测丞相意图,而令工匠加宽此门,故有此绿色廊道。可怜杨修机关算尽,工于心计的本事却使自己走向了生命尽头。通过这条绿色廊道,一路多有思考,多有感叹,保留内心的真挚美好,恰能绽放生命之花。转眼间便来至灞陵桥,云长提刀勒马,辞别丞相,雕塑巍然立于桥头,清人题为忠义神武。这个评价可以说是至允至当了。千百年来,关公成为忠义的化身,是一代中国人坚定的精神堡垒。凭桥栏而望,摩挲着坚固的石栏杆,脑海中浮想联翩。观石梁河,碧波荡漾,杨柳依依,风吹竹林鸟啼鸣,一片盎然春色。也许关公至此,也别有同样感慨,只不过心中放不下的是那份忠义性情。
走过霸陵桥的陡坡,来至关帝庙前,大戏台正对其中。戏台楹联题云“戏剧如人生或能惩恶劝善,人生即戏剧不能预演彩排”,道出了人生的波澜壮阔与酸甜苦辣。关帝庙前,竹柏掩映其间,青石壁炉,阁台钟鼓,更添了一份庄严肃穆。入门即关圣正殿,焚香垂拜者亦敬关帝忠义神武也。过偏殿,入春秋阁,夜读春秋,阁上层为关帝圣像。东西两侧皆画廊,记述云长过关斩将英雄事迹。这是人生,也恰如戏剧,翻阅丹青史册有多少人能够活成这样的精彩,大多数人尽数埋没于滚滚红尘中。入后园,古陈碑刻镶嵌期间,厅廊环水,上下天光,浑然一色。听钟声,荡远数里;闻鼓声,战意隆隆。英雄门外忠义神武,关帝庙前浩气长存!
往事越千年,立足于这片神奇之地,心中的英雄情怀激荡,久久不能平息。也许,这个时代并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但心中的那份忠义赤诚却不能丢弃。每个人都应该活成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回顾我党百年辉煌历史,这不正是无数英雄撰写的人类伟大史诗吗?自己根植于家乡这片沃土,躬逢百年未有之盛世,瞻仰英雄情怀,不断激励自身在教学这个岗位上乘风破浪,何其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