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监考,感觉真好……
胡朝霞
春寒料峭,安静的环境,开学的第一次月考。陪着九年级级段前30名学子,全无往日监考时的小心,警惕,更没有呵斥,威严。那感觉,真好……
这群孩子不需要提醒,监督,催促,警示。所有监考老师应该发出的指令都显得多余。实验室一楼东,偌大的空间,冰凉的绿色玻璃台面,前方还留有实验用的玻璃器皿及药品。
刚开春,乍暖还寒,实验室有丝丝凉意。由于感冒,我特意备了热水杯。两天下来,最终还是抵御不了春寒,由短大衣换成长大衣,最终换上羽绒服。
然而,这群孩子虽因体育训练开学来都轻装简行,衣着单薄,却异常坚强,丝毫不受这次寒流冲击,都如揣着一团火,两天来,个个精神抖擞,淡定自若。
还记得每每发答题卡或卷子时,他们都会屏气凝神,拿到后,眼神里有一种虔敬,可能是对监考老师的,抑或是对这份试卷的;有的甚至远远就伸出双手接住;几个女孩还面带隐约的微笑,接到答题卡或试卷时细声地说着谢谢。那声音仿佛一缕清芬的荷香飘入肺腑,又似绵绵春雨洒落心田,感动与欣慰在灵魂深处不断生长,蔓延开来,融化于内心,有一种说不出幸福与熨帖。
开始答题的铃声响起,我不由得把脚步放得更慢一些,轻一些,然后在讲台前落座。教室里只剩下笔接触纸摩擦的声音,只见他们低头沉静,面对试卷,面色从容,眼神笃定,神情泰然,天真里带着沉稳,急切中带着刚毅。握笔的右手,有条不紊地在答题卡上留下一行行或端庄,或娟秀,或遒劲的字迹。整个考试过程,考场内,时间仿佛凝固,只有这30名学子异常活跃的脑细胞与一个个知识点在碰撞,交火,最终将之各个疑点击破,答案完美的呈现在答题卡上。
待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负责收卷子的四个学生极速站起,所有考生自觉合笔,整理卷子,不到一分钟,卷子收齐,动作利索,井然有序,完成任务期间不容我们两个监考老师过多提醒。
一场考试结束间隙,考场内没有高声喧哗,没有打闹追逐,也没有悄悄争抢零食,只有低声又不乏热切的讨论试题的对错,选择的异同。待第二场考前几分钟考场就像退潮的大海自动归于平静,他们开始等待下一番试卷之上脑细胞的南征北战。
两天来,七场考试,一切行动都在铃声的提示下即刻完成。我们两两个监考老师似乎有些多余,与这些孩子们相处两日,感觉自己变得更沉静,更从容。竟偷偷重温了杨绛的《我们仨》,感受百岁老人对过往时光和离世亲人的无尽的怀恋,不露声色谈论生死的达观与从容,让我重新审视人生,反省自我。这在其他考场对监考老师明令禁止的行为,这里感觉时间不利用来提高丰富自己,好像就对不起这群优秀的学子,对不起这两天安静又美丽的时光。
也曾耳闻,这群孩子的班级早自习读书时声音洪亮,热血沸腾的热情,也曾目睹他们百日誓师大会上宣誓时,虎啸山林,气壮山河的气势。然而这两日,他们是如此的笃定,从容,稳健刚毅。从新认识他们,这群十四五岁的少年,而被他们言行举止间所展现的教养深深折服。我仿佛感觉自己作为监考老师没有了存在感,但更觉的作为教师我存在得更荣光,更幸福,更幸运,更欣慰。
这次监考,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