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有真情实感?
霍素贞发起了话题2019-12-19
19
回复
280
浏览

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有真情实感?

所有回复
  • 李彩红 2019-12-19

           作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抒写对心灵的感受。而怎样把心灵的感受既表达得痛快淋漓,又适当有度,这里面其实有一对看似对立的法则:写进去,走出来。所谓“写进去”,无非两方面:一是写真写实,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真实,让人可信,从而引起人的共鸣;二是写深写透,即把情感的最深处表达出来,不仅要获得理解,而且要引起深度的理解。这样看来,做到“写进去”,其实就是提倡我们用心作文。作文写不进去,就给人以假的感觉,再好的生活,再好的情感也只是一纸肤浅的汉字而已。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彩红 2019-12-19

           为什么又要“走出来”呢?因为,作文是心灵的产物,既是生活的发言人,也是生活的向导。所以,我们的作文可以是“心情簿”,但千万不能成为“牢骚簿”。不论什么样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最终都该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判断,把这种经过正确判断后的情感表达在作文中,给自己、给他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感染和引导,这才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这种既让情感“写进去”,又让自己“走出来”的作文,才是心灵的作文,是文字的阳光。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彩红 2019-12-19

           因此,要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应该多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予学生写作心灵的自由,肯定他们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提倡有创意的表达,强调写作习惯、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热爱写作,并且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王卫军 2019-12-19

    真情实感,一定要来自亲身感受。要亲身感受,就要亲身经历。要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感受到,才能有真实感受。同时,还要看仔细,听仔细,闻仔细,要能感受到其中的细节和过程,才能将这些体现在文字上。如果能做到这些,即使文章的用词不够优美,但只要有真情实感,也足以打动读者。那就要带孩子去观察自然景物,观察小动物,带孩子去经历一些事情,让孩子体会这些事情中的喜怒哀乐,让孩子对景物,对动物,对人物,产生情感,最好是积极的正面情感。让孩子记住这些景物的颜色,味道,样子,气味,动线等等细节,让孩子记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特点,故事等细节。这样,孩子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huangyan 2019-12-19

    文章真情实感的展现,是作者与故事心灵的碰撞,与人物情感的交通。这就要求作者,首先要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素材是感情的来源和基础,任何感情、立场和态度,都是针对每一则素材而产生的。第二,写作时要将自己置身在事件中,置身于角色身上,并迅速进入角色,融入故事情感中,根据情节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角色的情绪变化,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情。第三,要学会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细节描写,达到细化人物形象,彩绘人物情感。使人物有血有肉,情感真挚感人。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徐鸽 2019-12-19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来自生活。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愁没有感情,没有感染力。养成多读勤思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唤起孩子的内心体验,才能让孩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尤春芳 2019-12-19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实感,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作文也要有写作技巧。

    有了可写的生活素材之后,要想写出洋溢着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的关键还在于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加工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第一,要合理地运用事件,去粗取精;第二,要适当地铺垫和渲染;第三,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胡媛媛 2019-12-19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认为,真情实感都来自于心灵的体验来自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如果没有经历过,何谈感受,何谈真实流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多出去走走,只有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最诚挚的文章。另一方面,要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不是生硬的陈述,而是融入优美的语言,各种写作方法去让自己的文章上升到美的层面。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郑素柯 2019-12-23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怎么来的?毋庸置疑,是从生活中来。因此,生活是写作的出发点,是文章内容的来源。只有经历过,才有内容可写,只有经历才会有真情实感。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鲜明的是非判断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  

          关注生活不一定非得是大事,有时小事更能体现人物特点,更能表现真情实感,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正是这个道理。要想从平凡普通的事的中发现生活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必须时时关注小事。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小’入手,也能让文章出彩、出新。  另外,还要学会细心关注街头巷尾的事,细心关注四季交替变化,校园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心领悟师长的教诲,细心感受亲情、友情带来的幸福与快乐,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就能让学生有料可下,有据可依,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并且抒情真挚,感动人心。

           除此之外,还要要加强阅读,毕竟阅读也是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读书破万卷,不笔如有神”,即是这个道理。通过阅读让学生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从千姿百态的景物描写中想象美,从巧妙完整的结构安排中体味美,从而拔动沉睡的心弦,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体验,进而自觉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获取写作灵感材料。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廖亚青 2019-12-23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反之,脱离了生活,对所写之事感受不深,文章的感情就会平淡乏味,虚假失真,甚至消极低沉。因此,在构思过程中,可尽量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认真回忆,筛选素材,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从而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