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统编版教材?
部编教材重视整本书的阅读,针对整本书的阅读谈点粗浅的认识,语文老师不仅要自己阅读,还要教会学生阅读,部编教材给我们设计了有梯度的阅读书目,且提供了阅读方法指导。我们要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做到真阅读。
以教材为主,遵循课程标准,多读书,多思考,多阅读,注重积累和培养语感。
没有方法论教学的意识,学生就只会精读,无论碰到什么文章,全都用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加艺术手法等一套分析办法去套。
鼓励学生一鼓作气往下读。
现在我们经常让学生抓关键词。他能抓住关键词还要你教啊?我们要教一些方法,甚至要教学生按中轴线读等方法,泛读的方法。
使用新教材,一定要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己所在学校或者班级的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与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让我们的教学更上层楼,关键是教师,老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必须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
用好统编教材,重在落实语文要素,培养核心素养。首先要吃透大纲,反复学习研读大纲;其次认真把握教材,在教材中挖掘落实核心素养的点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显在策略;一课一得、得不离境、得得相连。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得准、用得活,一课一连,得得相连,就能逐渐形成语文关键能力。
老师要读课文。不要先看参考书,先好好读原文。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教师先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
先以读者身份素读课文,再以老师的身份读教参、读教材。
朗读是读给别人听的,有表演的性质。诵读是读给自己听的。
诵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不要全部安排做朗读。这是两种读法。要让学生有自我陶醉式的诵读,要有独处式的诵读。还可以有唱读。
语文课很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 ,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的阅读,老是组织各种活动,并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无论老师学生首先要先了解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知道教材由哪几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学习重点是什么,自己感兴趣的和感到有困哪的部分是什么,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真正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如何解决。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知道教材由哪几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学习重点是什么,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教师先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讲课才有感觉
用心研究 吃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