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指点,悟其中内涵,惠许昌师生 ------参加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有感
建安区三高杜瑞娜发起了2019-06-20
0
回复
31
浏览

听名师指点,悟其中内涵,惠许昌师生

------参加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有感

                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 杜瑞娜

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共识。阅读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目标方向明确,但是我们做一线教师对其具体理解还依然千头万绪,对其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依然迷茫失措,无从下手,我们英语教师非常渴望学习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市教育局研究于10月14日在许昌高中八一路校区餐厅三楼礼堂举办“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与解读暨阅读教学研讨会”这场盛会如及时雨犹适逢其时为我们指点迷津。这对我们所有英语老师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以更加前沿的课程观指导我们的教学,促进我们的课堂改革,也必将惠泽我们许昌的英语学子,让我们许昌的英语教学水平,教学成绩再攀新高。

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共分两个部分,上午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英语教研员关媛老师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精彩报告,以及我们许昌市教研员魏四方老师以对关媛老师精彩讲解的实操与点评,下午是分别来自北京五中的郦雅老师和北京二中的焦世强老师带来的示范课,以及我们省教研室主任禹海军老师做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报告。这是一场大咖汇集的教研盛会,能躬逢其盛聆听教育大咖的指点,倍感不虚此行。其中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英语教研员关媛老师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的报告可谓刊心刻骨。关老师提出英语教学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从碎片化的知识教学走向整合关联发展;英语阅读教学要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解决问题为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批判和创新思维。她同时指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才自促进阅读课型的有效教学。关老师从具体课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她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进行了现场解读,并从操作层面指导了思维导图在文本解读及课堂教学方面的运用。关老师给大家分享并解读了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分析案例,教师们受益匪浅。

如果说关媛老师的讲座深奥精微的话,那么我们英俊儒雅的魏老师的讲座就是深入浅出,让我们如沐春风。他讲出了深刻道理,而措辞却浅显易懂,更通俗、更接地气地向我们讲解了《文本信息提取什么》魏老师以北师大版模块一第一课A Perfect Day? 为例,从语言信息,语篇信息,观点信息方面,以What-Why-How为主线对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解读,他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对文本语言,语篇进行了深入而明白的分析,尤其是重点分析了观点信息,从作者写作目的观点,文中人物观点,特别是学生观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他就如何进行观点分析为我们指明了具体操作方法,他指出这需要老师组织活动,通过设问、阅读、思考、讨论、问答、互评来实现,他的这一具体方法为我们帮助学生尤其优秀学生突破瓶颈指出了具体而行之有效的实操方法,他让我们在实际案例中学习了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为我们的实际操作指点迷津,让我们茅塞顿开,一直困扰我们的“怎么做?”问题在魏老师指导下就迎刃而解了。

上午的讲座高屋建瓴对我们进行了深度指导,下午两位来自北京的老师的课堂现场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盛宴。郦雅老师的课堂颠覆了我们对听说课的看法,让我们耳目一新,原来听说课还可以这么上。她的课堂导入紧扣主题的同时,又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深深吸引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探究欲望。整个课堂活跃生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说、敢说、爱说”,最后达到“能说、会说、争着说”。焦世强老师讲的是高中的一节文本阅读课,他以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学生。没有华丽的幻灯片,他以自己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引导着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他的问题极具综合性、典型性,引导学生思考挖掘文中信息,并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焦老师以一首余音绕梁之英语歌曲结束了讲课,用自己的才华再次征服听众的同时,又把学生带回了文章主题“The Band That Wasnt”,他的设计可谓天衣无缝,让我为之赞叹。两位老师精彩课堂之后是我们的省教研员崔秀玲老师的精彩点评,她的点评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既指出我们要学习的精彩环节,也提出了仍需改进的方案,为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高屋建瓴的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深入浅出的案例、生动精彩的课堂给我们实践起了引领示范作用。最后出场的省教研室主任禹海军老师又理论结合实践向我们做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讲座,他特别提出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靠谁?是北京的专家?是我们的教研员?是我们的学生?都不是,靠的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我们做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着,首先要提升自身素质,我们要从文本分析能力入手,了解文本分析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设置语言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禹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文本解读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更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身负的重任,我要时刻记得我就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着,我一定认真学习,不负使命。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为一线教师我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专家型”教师。这次学习对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以更加前沿的课程观指导我的教学与教研,定能促进我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听名师指点,悟其中内涵,惠许昌师生

------参加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有感

                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 杜瑞娜

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共识。阅读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目标方向明确,但是我们做一线教师对其具体理解还依然千头万绪,对其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依然迷茫失措,无从下手,我们英语教师非常渴望学习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市教育局研究于10月14日在许昌高中八一路校区餐厅三楼礼堂举办“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与解读暨阅读教学研讨会”这场盛会如及时雨犹适逢其时为我们指点迷津。这对我们所有英语老师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以更加前沿的课程观指导我们的教学,促进我们的课堂改革,也必将惠泽我们许昌的英语学子,让我们许昌的英语教学水平,教学成绩再攀新高。

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共分两个部分,上午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英语教研员关媛老师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精彩报告,以及我们许昌市教研员魏四方老师以对关媛老师精彩讲解的实操与点评,下午是分别来自北京五中的郦雅老师和北京二中的焦世强老师带来的示范课,以及我们省教研室主任禹海军老师做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报告。这是一场大咖汇集的教研盛会,能躬逢其盛聆听教育大咖的指点,倍感不虚此行。其中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英语教研员关媛老师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的报告可谓刊心刻骨。关老师提出英语教学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从碎片化的知识教学走向整合关联发展;英语阅读教学要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解决问题为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批判和创新思维。她同时指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才自促进阅读课型的有效教学。关老师从具体课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她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进行了现场解读,并从操作层面指导了思维导图在文本解读及课堂教学方面的运用。关老师给大家分享并解读了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分析案例,教师们受益匪浅。

如果说关媛老师的讲座深奥精微的话,那么我们英俊儒雅的魏老师的讲座就是深入浅出,让我们如沐春风。他讲出了深刻道理,而措辞却浅显易懂,更通俗、更接地气地向我们讲解了《文本信息提取什么》魏老师以北师大版模块一第一课A Perfect Day? 为例,从语言信息,语篇信息,观点信息方面,以What-Why-How为主线对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解读,他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对文本语言,语篇进行了深入而明白的分析,尤其是重点分析了观点信息,从作者写作目的观点,文中人物观点,特别是学生观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他就如何进行观点分析为我们指明了具体操作方法,他指出这需要老师组织活动,通过设问、阅读、思考、讨论、问答、互评来实现,他的这一具体方法为我们帮助学生尤其优秀学生突破瓶颈指出了具体而行之有效的实操方法,他让我们在实际案例中学习了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为我们的实际操作指点迷津,让我们茅塞顿开,一直困扰我们的“怎么做?”问题在魏老师指导下就迎刃而解了。

上午的讲座高屋建瓴对我们进行了深度指导,下午两位来自北京的老师的课堂现场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盛宴。郦雅老师的课堂颠覆了我们对听说课的看法,让我们耳目一新,原来听说课还可以这么上。她的课堂导入紧扣主题的同时,又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深深吸引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探究欲望。整个课堂活跃生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说、敢说、爱说”,最后达到“能说、会说、争着说”。焦世强老师讲的是高中的一节文本阅读课,他以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学生。没有华丽的幻灯片,他以自己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引导着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他的问题极具综合性、典型性,引导学生思考挖掘文中信息,并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焦老师以一首余音绕梁之英语歌曲结束了讲课,用自己的才华再次征服听众的同时,又把学生带回了文章主题“The Band That Wasnt”,他的设计可谓天衣无缝,让我为之赞叹。两位老师精彩课堂之后是我们的省教研员崔秀玲老师的精彩点评,她的点评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既指出我们要学习的精彩环节,也提出了仍需改进的方案,为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高屋建瓴的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深入浅出的案例、生动精彩的课堂给我们实践起了引领示范作用。最后出场的省教研室主任禹海军老师又理论结合实践向我们做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讲座,他特别提出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靠谁?是北京的专家?是我们的教研员?是我们的学生?都不是,靠的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我们做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着,首先要提升自身素质,我们要从文本分析能力入手,了解文本分析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设置语言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禹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文本解读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更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身负的重任,我要时刻记得我就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着,我一定认真学习,不负使命。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为一线教师我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专家型”教师。这次学习对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以更加前沿的课程观指导我的教学与教研,定能促进我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听名师指点,悟其中内涵,惠许昌师生

------参加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有感

                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 杜瑞娜

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共识。阅读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目标方向明确,但是我们做一线教师对其具体理解还依然千头万绪,对其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依然迷茫失措,无从下手,我们英语教师非常渴望学习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市教育局研究于10月14日在许昌高中八一路校区餐厅三楼礼堂举办“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与解读暨阅读教学研讨会”这场盛会如及时雨犹适逢其时为我们指点迷津。这对我们所有英语老师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以更加前沿的课程观指导我们的教学,促进我们的课堂改革,也必将惠泽我们许昌的英语学子,让我们许昌的英语教学水平,教学成绩再攀新高。

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共分两个部分,上午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英语教研员关媛老师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精彩报告,以及我们许昌市教研员魏四方老师以对关媛老师精彩讲解的实操与点评,下午是分别来自北京五中的郦雅老师和北京二中的焦世强老师带来的示范课,以及我们省教研室主任禹海军老师做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报告。这是一场大咖汇集的教研盛会,能躬逢其盛聆听教育大咖的指点,倍感不虚此行。其中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英语教研员关媛老师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的报告可谓刊心刻骨。关老师提出英语教学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从碎片化的知识教学走向整合关联发展;英语阅读教学要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解决问题为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批判和创新思维。她同时指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才自促进阅读课型的有效教学。关老师从具体课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她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进行了现场解读,并从操作层面指导了思维导图在文本解读及课堂教学方面的运用。关老师给大家分享并解读了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分析案例,教师们受益匪浅。

如果说关媛老师的讲座深奥精微的话,那么我们英俊儒雅的魏老师的讲座就是深入浅出,让我们如沐春风。他讲出了深刻道理,而措辞却浅显易懂,更通俗、更接地气地向我们讲解了《文本信息提取什么》魏老师以北师大版模块一第一课A Perfect Day? 为例,从语言信息,语篇信息,观点信息方面,以What-Why-How为主线对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解读,他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对文本语言,语篇进行了深入而明白的分析,尤其是重点分析了观点信息,从作者写作目的观点,文中人物观点,特别是学生观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他就如何进行观点分析为我们指明了具体操作方法,他指出这需要老师组织活动,通过设问、阅读、思考、讨论、问答、互评来实现,他的这一具体方法为我们帮助学生尤其优秀学生突破瓶颈指出了具体而行之有效的实操方法,他让我们在实际案例中学习了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为我们的实际操作指点迷津,让我们茅塞顿开,一直困扰我们的“怎么做?”问题在魏老师指导下就迎刃而解了。

上午的讲座高屋建瓴对我们进行了深度指导,下午两位来自北京的老师的课堂现场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盛宴。郦雅老师的课堂颠覆了我们对听说课的看法,让我们耳目一新,原来听说课还可以这么上。她的课堂导入紧扣主题的同时,又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深深吸引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探究欲望。整个课堂活跃生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说、敢说、爱说”,最后达到“能说、会说、争着说”。焦世强老师讲的是高中的一节文本阅读课,他以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学生。没有华丽的幻灯片,他以自己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引导着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他的问题极具综合性、典型性,引导学生思考挖掘文中信息,并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焦老师以一首余音绕梁之英语歌曲结束了讲课,用自己的才华再次征服听众的同时,又把学生带回了文章主题“The Band That Wasnt”,他的设计可谓天衣无缝,让我为之赞叹。两位老师精彩课堂之后是我们的省教研员崔秀玲老师的精彩点评,她的点评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既指出我们要学习的精彩环节,也提出了仍需改进的方案,为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高屋建瓴的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深入浅出的案例、生动精彩的课堂给我们实践起了引领示范作用。最后出场的省教研室主任禹海军老师又理论结合实践向我们做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讲座,他特别提出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靠谁?是北京的专家?是我们的教研员?是我们的学生?都不是,靠的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我们做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着,首先要提升自身素质,我们要从文本分析能力入手,了解文本分析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设置语言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禹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文本解读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更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身负的重任,我要时刻记得我就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着,我一定认真学习,不负使命。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为一线教师我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专家型”教师。这次学习对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以更加前沿的课程观指导我的教学与教研,定能促进我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听名师指点,悟其中内涵,惠许昌师生

------参加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有感

                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 杜瑞娜

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共识。阅读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目标方向明确,但是我们做一线教师对其具体理解还依然千头万绪,对其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依然迷茫失措,无从下手,我们英语教师非常渴望学习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市教育局研究于10月14日在许昌高中八一路校区餐厅三楼礼堂举办“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与解读暨阅读教学研讨会”这场盛会如及时雨犹适逢其时为我们指点迷津。这对我们所有英语老师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以更加前沿的课程观指导我们的教学,促进我们的课堂改革,也必将惠泽我们许昌的英语学子,让我们许昌的英语教学水平,教学成绩再攀新高。

许昌市中学英语文本分析暨阅读教学研讨会共分两个部分,上午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英语教研员关媛老师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精彩报告,以及我们许昌市教研员魏四方老师以对关媛老师精彩讲解的实操与点评,下午是分别来自北京五中的郦雅老师和北京二中的焦世强老师带来的示范课,以及我们省教研室主任禹海军老师做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报告。这是一场大咖汇集的教研盛会,能躬逢其盛聆听教育大咖的指点,倍感不虚此行。其中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英语教研员关媛老师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的报告可谓刊心刻骨。关老师提出英语教学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从碎片化的知识教学走向整合关联发展;英语阅读教学要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解决问题为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批判和创新思维。她同时指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才自促进阅读课型的有效教学。关老师从具体课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她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进行了现场解读,并从操作层面指导了思维导图在文本解读及课堂教学方面的运用。关老师给大家分享并解读了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分析案例,教师们受益匪浅。

如果说关媛老师的讲座深奥精微的话,那么我们英俊儒雅的魏老师的讲座就是深入浅出,让我们如沐春风。他讲出了深刻道理,而措辞却浅显易懂,更通俗、更接地气地向我们讲解了《文本信息提取什么》魏老师以北师大版模块一第一课A Perfect Day? 为例,从语言信息,语篇信息,观点信息方面,以What-Why-How为主线对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解读,他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对文本语言,语篇进行了深入而明白的分析,尤其是重点分析了观点信息,从作者写作目的观点,文中人物观点,特别是学生观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他就如何进行观点分析为我们指明了具体操作方法,他指出这需要老师组织活动,通过设问、阅读、思考、讨论、问答、互评来实现,他的这一具体方法为我们帮助学生尤其优秀学生突破瓶颈指出了具体而行之有效的实操方法,他让我们在实际案例中学习了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德和学习能力,为我们的实际操作指点迷津,让我们茅塞顿开,一直困扰我们的“怎么做?”问题在魏老师指导下就迎刃而解了。

上午的讲座高屋建瓴对我们进行了深度指导,下午两位来自北京的老师的课堂现场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盛宴。郦雅老师的课堂颠覆了我们对听说课的看法,让我们耳目一新,原来听说课还可以这么上。她的课堂导入紧扣主题的同时,又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深深吸引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探究欲望。整个课堂活跃生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说、敢说、爱说”,最后达到“能说、会说、争着说”。焦世强老师讲的是高中的一节文本阅读课,他以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学生。没有华丽的幻灯片,他以自己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引导着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他的问题极具综合性、典型性,引导学生思考挖掘文中信息,并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焦老师以一首余音绕梁之英语歌曲结束了讲课,用自己的才华再次征服听众的同时,又把学生带回了文章主题“The Band That Wasnt”,他的设计可谓天衣无缝,让我为之赞叹。两位老师精彩课堂之后是我们的省教研员崔秀玲老师的精彩点评,她的点评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既指出我们要学习的精彩环节,也提出了仍需改进的方案,为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高屋建瓴的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深入浅出的案例、生动精彩的课堂给我们实践起了引领示范作用。最后出场的省教研室主任禹海军老师又理论结合实践向我们做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讲座,他特别提出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靠谁?是北京的专家?是我们的教研员?是我们的学生?都不是,靠的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我们做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着,首先要提升自身素质,我们要从文本分析能力入手,了解文本分析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设置语言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禹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文本解读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更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身负的重任,我要时刻记得我就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着,我一定认真学习,不负使命。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为一线教师我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专家型”教师。这次学习对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以更加前沿的课程观指导我的教学与教研,定能促进我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