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视野下对个性化教育的探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教育共享手册》阅读笔记
李艳杰发起了2020-11-26
0
回复
11
浏览

全纳教育视野下个性化教育的探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教育共享手册》阅读笔记

                                                          李艳杰

全纳教育是在国际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一体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在这次大会中, 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全纳教育的提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全纳教育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发展归宿,而个性化教育思想与全纳教育的思想有很多相同之处, 个性化教育是全纳教育的前提

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 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 以学生良好个性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 强调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发展, 强调让每一个个体找到独特生长的领域。随着全纳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个性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教育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既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就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 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消灭差异。我们只能通过多渠道去认识、了解, 依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特点, 发展性地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 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以分类指导、分流施教为原则, 通过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二、实施个性化评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的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 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常说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那么如何实施个性化的评价呢? (1) 评价主体多元化。实施新课程, 我们必须实行学生、伙伴、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生学习评价的制度, 以比较全面地对学生做出中肯的评价, 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2) 评价反馈途径的多元化。评价反馈至少有作业分析、学习质量形成性分析、学习质量终结性分析、课情分析。从学生课堂内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四方面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是就课情分析来看, 教师在课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时地给予激励性评价。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 不要轻易给予表扬, 当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解决了比较难的问题或是有创新的时候再给予适时表扬和鼓励,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使他们产生后续学习的动力。而对于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 只要他答出简单问题或只要肯回答问题就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另外, 还需采用个别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的方法给所有的学生以激励。 (3) 评价方法多元化。实施新课程, 评价必须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 因此, 评价内容应多样性, 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可以包括:适时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将适时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 给学生做出中肯的、具有个性的评价,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三、注重个性化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个性只能在具体的活动形式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有利于学生完整个性的发展。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要经常变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活动的需求, 强化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兴趣和能力, 并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 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完整的个性。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作为多种隐蔽性课程, 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个性化教育把培养学生个性放到了首要的地位, 个性化教育研究是对我们以前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一次突破、创新。以前的教学多是“扼长补短”, 这在课堂教学中尤为突出, 学生在某种智能上的潜在特长没有机会得到发展, 而相对“短”的一部分却被我们在不断地、想方设法地“补”长。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 我们力图用多种活动的形式去挖掘学生的多种智能潜力, 我们在实施个性化教育中一定要用“多视角”的思维方式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多彩平台”, 以活动把潜能变成特长, 让部分学生“长”的更长;以活动不断挖掘学生的“长”, 使其此处无“长”别处有“长”。

 

四、讲究个性化设计

智力既然是因人而异的, 而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 人尽其才。要达到这个目标, 就必须有多元化的课程设计, 借以实施个性化的学习, 以便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长。拉斯卡 主张设计如下四种基本课程:“完全习得课程”———旨在习得读写算基本技能, “发展 (有机) 课程”———旨在培养思考力、判断力, “扩充课程”———旨在进一步扩充知识技能, 个人 (自由选择) 课程———旨在提供儿童自由研究、自学自习。这些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整合, 并为适应不同学年和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变更各自的比重。

 

五、小结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在教育中怎样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是目前学校较为关心的问题。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同时为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促使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全纳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不能排斥任何有问题、有障碍的学生;教师要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正视学生的个性, 有的放矢地开展个性化教学, 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