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备、“磨”课,才能上出好课
徐长波
从教十几年,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各级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坛新秀评比、教师技能大赛等,也获得了一定的肯定和好评。对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自己的看法。刚好最近学校举行各科公开课大比拼,我也有幸参加,今天特此总结,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与大家商酌。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优质公开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备课是上好一节优质公开课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精力、心血和智慧。
首先,是需要我们吃透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好高考的出题方向、教材的重难点,认真分析在教学中如何肢解、破译重难点,如何找到一种既言简意赅又方便学生记忆的方法来传授给学生。因此我们应做实这项工作,细致深入的钻研教材,做到胸中有丘壑。
其次,做好新课导入,以达到从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给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我们的课堂内容上来。比如我讲山地的形成一课时,就从我们华夏名山景观图片导入,在面对著名山川图片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旅游时见到过的山地是什么样的形态?为何会形成那样的形态?从而通过成因分类而过渡到本节课山地的形成中来。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也引入了问题,抓住了学生的思想,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是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如课前先用导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为正式进入新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讲解新课地质构造背斜和向斜时,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岩层弯曲情况的不同和由此形成的常态地形情况,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小实验,使学生深入分析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的受力情况,和由此而形成的地形倒置等。虽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但教师始终坚持启发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动眼来参与教学活动,并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尽最大可能让全部学生有所得,有所提高。
对于讲课老师而言,认真备好课是必须的,但是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使你的课完美到无可挑剔。需再请专家或同仁,为你精心准备的课给予修改和完善,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做课老师要认真结合这些意见和建议,调整和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讲,来熟悉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活动设计与安排、时间把握、课堂练习的开展等每一个细节。只有经过反复磨课,最终才能打磨出一节优质的公开课。
经过精心的备课,仔细的磨课后,就要进入公开展示的环节啦,在实际做课环节中,如何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教态,教师要一进教室就给学生一种亲近感,教师要做到面带微笑,以增加自己的亲和力,让学生感到很容易和你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才能乐于学。
2、注意语音、语速。用清晰的普通话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并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幽默风趣的例子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
上好课,教好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期望,只有经过这一系列的备课、磨课和试课,才能精心打造好我们的每一节课,才能最终获得我们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