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的“少教多学”之我见
靓“题”行动——题目创新策略
“一个题目半个文”,《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以人教版第七册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共八篇习作,除一篇是书信外,其余七篇全部是自主拟题习作。可见,引导学生掌握拟题的艺术,应是作文指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独我意识——题目独我、文法创新
有两种题目在小学生作文中最为常见:一是名称型。不偏不倚,不赞不弃,如《那双运动鞋》、《东北虎》、《我的妈妈》、《班长***》、《春天》等。二是概括型。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大概,如《一件使我感触很深的事》、《逛公园》、《老爸开车》、《游**》、《打电话》、《放学路上》等。这样的题目虽然无可非议,但太过“中性”,容易造成“读不读,无所谓”的阅读心理。所以,不妨尝试以下几种靓“题”方案:
①奇趣美——先声夺人。题目新奇有趣,人无我有,人有我奇,人所未见,人所未闻的题目,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到底怎么个奇?如何的趣?”,如:
《会跑的鞋垫》、《给四十一只小狗的信》、《丢失的名字》、《X+Y=快乐》、《公平≠平衡》、《江堤国王的悔恨》、《戴氏水果饭》、《萝卜“哭”了》、《比喻词“移民”》、《太阳公公要结婚》……
②情感美——把心留住。给题目打上情感底色,亦喜亦忧,亦苦亦甜,亦笑亦泪,可以从不同角度轻轻拨动读者的心弦,愿意一探原委。
像《我喜欢上了它》、《诱人的红辣椒》、《乌鸦最美》、《精彩的我自己》、《可笑的辩论赛》、《水仙之歌》、《苦泪》、《可怕的老师》等题目,我们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情”,“情动而辞发”嘛,一段“情”就是一段“故事”,就是一段“感动”。
③套用美——凿壁借光。题目或套用诗词名句,或套用成语箴言,或套用人物语言,或套用方言俚语,或套用专业术语,或套用广告歌词,或套用电影杂志名称等,都可以较好地“借光”生辉。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套用人物语言的命题:《“你们想错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幸福,是什么》。像这样的命题还有:《爱“才”如命》(套用成语)、《秋日丝语》(套用钢琴曲名)、《一个也不能少》(套用电影名)、《小蟋蟀的幸福生活》(套用电视剧名)、《狗眼看人》(套用俗语)、《“与狼共舞”吧》。
④诗意美——绮丽浪漫。美丽诗意的题目让人浮想联翩,忍不住低低地读起来,其中获得的是审美的乐趣,诗画的情韵。如:《玫瑰天堂》、《黎明的眼睛》、《心情之下》、《秋日丝语》:“我曾试着用时间打开心房,让黎明前的第一束阳光渗透进去……”诗意的门打开了诗意的世界,一篇篇小作文犹如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写意、溟朦、空灵。
⑤悬疑美——引人入胜。请看这一串题目:《毛竹为什么不会变粗》、《我是大还是小》、《开卷是否有益》、《武松该不该打虎》、《商品怪名几时休》、《打不开的书》、《蚂蚁为什么摔不死》、《丑小鸭之死》、《猫的心理调查》等,题目本身就含有问题,随着这个“疑”问一口气读下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最后送给小作者的是一个豁然开朗的会心的微笑。
⑥孤独美——一叶知秋。仅仅一个字,孤孤单单,似乎意犹未尽,又似乎尽在不言,题目预留的空间越大,读者的联想就会越丰富。读一读《红》、《雾》、《夜》、《窗》、《归》这几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我曾就同是写妈妈的四篇作文题目作了221人的调查,结果:
作文题目 首读率
《我的妈妈》 5.4 %
《“侦探”妈妈》 41.6 %
《河东狮吼》 43.0 %
《增肥妈妈》 10.0 %
可见,题目也是不可小觑的。
题目“三选一”的方法,我们从低年级就开始要求了,到了高年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意识,更要起出亮眼的题目,优中优选。比如:
写我们一家人爱在网上搜一搜,先拟定了《想要就“搜”》《全家大搜索》《我家的“搜”生活》,最后定为《我家的“搜”生活》,突出生活处处搜,“搜搜”生活更美好。(奇趣美)
写一次小实验,先拟定了《第一次做实验》《水底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喽》,最后决定用了《水底火山爆发》,突出了实验的特殊性,在水底火山爆发。(悬疑美)
写一个整人游戏,先拟定了《整你没商量》《快乐整人节》《整人大行动》,到最后,改为了《整人俱乐部》。(情感美)
写厨房里的四种黑色食品,先拟定了《厨房里的四个黑老大》《厨房里的四大“黑客”》《四老黑争功》,最后选择了《厨房里的四大“黑客”》。(套用美)
命题的艺术无处不在,我们作文命题时可以向其他领域的命题学习命题的艺术,提升题目的品味。这就要求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搜集一些好的命题,赏一赏,品一品。
向电影学命题。如《成事在人》《未知死亡》《钢琴家》《风语者》《希特勒名单》《告白》《七宗罪》《窃听风云》……
向戏曲学命题。如《西厢记》《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
向书名学命题。如《江山如此多娇》《痛并快乐着》《心相约》《借我一生》等。
向歌名学命题。如《夜来香》《望春风》《六月茉莉》《在水一方》《难忘今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