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随笔(二)——宠爱·严爱·博爱
wanshufang发起了2019-06-22
0
回复
5
浏览

班级管理随笔(二)——宠爱·严爱·博爱

建安区名班主任工作室    万书芳

      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同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宠爱”学困生。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人之常情,但关爱学困生就是境界。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大胆吸收学困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习惯,增强自信心,给予特别的宠爱。

       严爱“优等生”对这类学生,不宠爱、不迁就、不袒护,时刻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让他们明白不仅学习优,人品更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是班集体的镜子,是班集体的中间力量,他们希望老师重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始终如一尊重、理解、信任他们。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赞赏。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让这些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进步,老师也很关注他们。

      为把以宠爱、严爱、博爱为核心的“三爱”教育做出特有的成效,平时,我始终坚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理。工作中,我用言传身教去感染、影响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二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练了我坚强的性格,我每天早上五点十分准时起床,到学校陪学生晨读、晨跑,三餐饭时到餐厅督促学生端碗吃饭,晚上看着孩子们都安静睡下了,才放心离开,恶劣天气,更是提前到校看管学生。2014年,班上一位男生患有严重紫癜,两次住院治疗,在我的鼓励和帮助、精心教育下,他在病房中自学了三个多月的课程,期末考试却取得了665.5分的好成绩,进入级段前200名,获得一等奖学金。这正是老师永不言弃的性格,影响学生成为了生活的强者。在实践中,我感悟出了:如果你是阳光的,学生就是快乐的;如果你是绿色的,学生就是健康的;如果你是执着的,学生就是坚强的这一教书育人的真谛,正是在这一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我才使我的学生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我的教书育人心愿在学生们的成人、成才、成功中得以实现。

      班级管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我的教书育人的初衷。

    “三爱”育人,公平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这是我始终坚守的育人之道。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