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教书育人
陈丽平发起了2020-08-18
4
回复
18
浏览

我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英语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从教近二十年来,我普通得像草丛里的一株小草,平凡的像大海里的一水滴,没有什么惊人壮举,也没有什么骄人成绩,我拥有的,仅仅是一颗真心——一颗当好一个平凡老师的真心,而让那颗真心永远绽放光彩的,是心中的理想和信念。

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四有”好老师

不论是教育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教育,都应该做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学识魅力,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这是一种精神,也是教师的灵魂。

海岩曾说:“理想这个词,通常被解释为信念;信念这个词,可以被解释为责任;责任这个词,通常被解释为职业道德。把追求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完善当做目标的人,一定会走向成功!”

教师为人师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直观的教科书”。“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在学生眼中是为人的模范。《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对于教师不仅是听其言,更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二、时代的呼唤——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扎实的学识,这包括教师从教需要的知识、能力与教育智慧以及专业技能。在信息社会,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学识就会寸步难行。信息化条件下的知识很容易获取,教师垄断知识、受教育者必须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在各种高科技手段的辅助下,学生掌握某些新知识、新技能的速度甚至比教师还快,这种文化反哺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新时代特征之一。所以,教师在拥有扎实学识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对学生们“授之以鱼”的过程中实现“授之以渔”的目标。

为了让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水滴,老师应该拥有整个海洋。自古英雄不问出处。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所拥有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我经常跟学生说:“要让自己站到一定的高度去看问题,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要追求更优秀的自己”!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的多元化、生活的多面性,导致教师在教育中所遭遇、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如果仅仅掌握了知识,而不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不能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技巧,很可能会出现教师越卖力,教得越吃力的状况。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师生双方都受到伤害。

因此,好教师应该善于不断学习,学会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进行专业阅读,站在团队的肩膀上进行专业交往,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专业反思。要乐于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乐于分享自我的成长收获,在践行中不断总结提升,把教学经验完善丰富为教育智慧,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逐渐成长为专家。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在当今社会,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只有学习得精彩,生活才会精彩。只有学习得成功,生活才会成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掌握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名合格的好教师除了要懂得学科基本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念,还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引领学生科学、生动地掌握并运用科学知识。

三、仁者爱人——因爱人,而互爱,教育从而拥有了生命的温度

有一种爱,它温润如山间的清泉,静静流淌,滋养孩子的心灵;有一种爱,它如白日的焰火,无影无形,却闪耀着孩子们的生命。这种爱,就是师之爱。

爱,也是一种能力!是为人师最重要的能力!“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也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而完成这份责任,需要我们付出这太阳底下最珍贵的感情。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热爱教育,才会尊重、理解、激励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触及他们的情感,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以满腔的热情、细致入微的爱心悄悄融合着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孩子们更在这颗爱心的滋润下,健康地成长着。

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促成学生的成长进步;以仁爱之心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的原点就是爱,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有爱才有责任,爱教育、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教师最应当做到的是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心理、身体、情绪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要求也有不同——既让差生吃饱,又让优生吃好。教师应真正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能激励自己精益求精,另一方面会让自己为了学生更加注意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不能成为经济上的大富翁,拥有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可以因为自己的成长而直接使学生们有更好的发展,而收获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满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总之,一颗仁爱之心会保证教师良好的生命状态,会确保其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一个厌恶教育的人,肯定不可能成为好教师。一个能够从工作中发现幸福的教师,肯定会更乐于投身教育之中。天长日久,这种幸福感不仅会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激发教师创造更多幸福,也会成为教师理想信念的重要源泉。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去坚定地“逐梦”。

所有回复
  • 肖永娟 2020-11-26

    一颗仁爱之心会保证教师良好的生命状态,会确保其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肖永娟 2020-11-26

    一个能够从工作中发现幸福的教师,肯定会更乐于投身教育之中。天长日久,这种幸福感不仅会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激发教师创造更多幸福,也会成为教师理想信念的重要源泉。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徐高丽 2023-04-25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徐高丽 2023-04-25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