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
建安区万书芳名班主任工作室 徐蓉蓉
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谣最为动听,那就是奉献,播撒未来的希望。三尺讲台,是我们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
站在时光数轴的新节点,回望自己醉心教书、痴迷育人、探索教法、专注学法,孜孜不倦育孩童,辛勤耕耘地生金的心路历程,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有不忘初心的追梦之旅,有明晰目标的不懈追求,有春蚕吐丝的情怀,有因材施教、精雕细刻,在平凡的奋斗中书写平凡的教书育人的人生之道,还有用智慧开创灵动课堂的创新与探索,让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持而徐之,教而蓉蓉,无怨无悔,其乐无穷。
追梦
梦想,就像一粒种子,撒播在心灵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开花结果。
回忆小时候,最喜欢做的游戏就是“老师教学生”。找来一块小黑板,手持粉笔和课本,像模像样地给家属院里的孩子们讲课,坐得端正的、读书声音洪亮的小朋友总会得到我这位“小老师”的奖励……
后来啊,我很幸运,感恩在学生时代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他们是那么善良、真诚、平和。记得高中时,看到老师和别的同学畅谈时,我是多么期待;而当自己和老师交流后,我又是多么地信心百倍,充满斗志。带着这种美好的梦想,大学毕业后,我满怀激情来到了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这个大家庭,立志做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这里风清气正、文明和谐、团结友爱、勠力同心,为使莘莘学子成人、成才、成功,在领导的带领下,全校教师把责任扛在肩,付出无怨悔的“三高精神”让我深深感动,并为我教书育人的追梦之路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在“老带新”“传帮带”“结对子”等各种教育教学优良传统和先进理念的感召和引领下,我终于自信地走上了讲台:用爱心和微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引导启迪智慧,用耐心抚平急躁。
仍忘不了2008年,那是年轻的我第一次上许昌县观摩课。为了准备好《春风》这一课,晚自习下课,查完寝室,回到家里已经10点多了。就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开始查找资料、整理思路,然后一遍遍地对着镜子训练表情、关注动作、调整语速……模拟课堂情境,预设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状况,争取做到万无一失。再加上语文组里的老师们一次次地走进我的课堂,为我耐心指导、精心示范,终于,一周后《春风》一课得到了好评,我本人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此后,只要有讲课活动,我从不推辞。准备的过程也许困难重重,但是它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所起的巨大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让自己的付出对得起学生的热爱。从第一次在校内上汇报课、示范课,到后来区里上观摩课、赛课,再到市里、省里上赛课、优质课,不知多少个昼夜,为了上好一节课而精心准备、细心打磨、虚心请教,因为我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坚守
坚强的意志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力量源泉,怀揣坚定信念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工作14年,其中9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记得那年我初教八年级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工作。走进八(15)班,面对新的学生、新的课程,内心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期待。我力争给孩子们营造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全面发展;力争给各科老师打造高效、愉悦的教学氛围。
正在一切工作稳定就绪,班级朝着更优更强迈进的时候,我的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我怀上了宝宝,常常是正在上课,就不得不跑到水池边一次次地呕吐、漱漱口、洗洗脸,擦干脸上的泪水和自来水,继续上课……后来,身边悄然多了几双小手,又是递纸巾,又是端温水……我始终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正是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理由。我们彼此关怀、彼此鼓励,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骄人的成绩,各种月考、段考、期末考试,15班次次、科科都是第一。
班级一切稳步向前,当我到了孕后期身体特别不便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交卸班主任工作了。我找到年级主任,对他说出了我的想法,他说:“你的班级非常稳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但是这个班主任工作,你不干谁能干?你可以有课上课,不必坐班、不必查寝!”面对领导这样的肯定与特别的照顾,我想:为了这一班孩子,我必须坚持下去!
只要心中有春气,秋风不会引愁思。就这样,从9月入学到次年的6月升学,我、宝宝、孩子们,我们共同经历了不平凡的10个月。除了学习成绩次次名列前茅,在各项活动中都不乏我班孩子拼搏的身影,脏活累活抢着干,每次卫生纪律评比领先。宝宝出生后,几个学生到家里来看望我们,说起曾经的拼搏岁月,他们感慨地说:“老师,您就像个女汉子,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当我们学习、生活中想放弃的时候,想想您的坚守,就再也没有理由说放弃了。”我欣慰地笑了,其实师生之间不也是缘分吗?我们彼此成全,就这样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可能变成奇迹!
动力
一个有信念的人迸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难忘2016年寒假结束,返校的第一天,我就接到了让我负责参加“许昌市第二届三国文化周中学生电视辩论赛”的通知。那时,我的孩子才两个月大。但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迅速成立辅导老师小组、选拔参赛选手、组建两支赛队。从解析辩题、设疑释疑到模拟辩论,我们师生共同磨合、演练,不记得多少个午休、周末,数不清多少张辩词、资料,教研楼203留下了我们拼搏的汗水。多少次因为积奶引起高烧不退?多少次婆婆电话中问我何时回家?电话那边传来两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电话这边是学生紧张激烈的模拟辩论的声音。孰轻孰重?我没有时间考虑。只是心中偶尔掠过了一丝丝“孩子,妈妈有工作,对不起”与幼小心灵对话的痕迹。而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倒成了我们带领同学们奋力拼搏,勇夺桂冠的动力。其实,每当回到家中,抱起哇哇哭叫的孩子,心里流着泪在想:每件事,总要有人去做,要做好,就要有人多做一些牺牲。做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我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能力,就让你的哭声成为我永不言败,奋力前行的动力吧,让我做那只勤奋的“笨鸟”和永不放弃的“乌龟”吧!
拼搏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道路。一个月后,我们从许昌县的四支第二届三国文化周中学生电视辩论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实力碾压对手,代表许昌县参加许昌市的复赛,最终获得了决赛的四张门票。其实,复赛中,我们已经领教到对手的咄咄逼人,其中外校一位选手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对方辩友,赶紧拿把扫把,收拾收拾您那碎了一地的玻璃心吧!”我想到了我们这几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如果是她们面对对手对她们的戏谑挑衅,该怎么得体优雅地回敬回去?而不是茫然无措!一连几天,我吃饭休息时想各种对策,甚至开车行驶在回家的途中,竟然自言自语,模拟辩论双方,自己问,自己答,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刁钻古怪的问题,然后一一破解。我坚信,世界一定会向那些有目标、有远见、有毅力、有智慧的人让路。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姑娘们,我相信你们是最优秀的,记住:站稳了,就是精品一件;倒下了,就是乱石一堆;挺住了,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之后的两个月训练中,我们继续关注史实,同时也更加关注辩论技巧的训练,力争在决赛中用智慧展现我们的知识实力,用拼搏展现我们建安三高学生的风采,用奋斗为许昌市民展现一场精彩的“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100多个日夜的拼搏,100多个日夜的开始。4月30号,“四朵金花”自信地站到了许昌市电视台演播大厅的舞台上,技压群雄,摘得桂冠。那一刻,谁会知道脸上堆满笑容,欢庆胜利的我在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件大事?在辅导学生参赛的日子里,我病魔缠身的老父亲先后几次接到医院的通知,让赶快到医院做心脏手术,可他总是对我说:“孩子,没事,等你把比赛的事做好了,咱高高兴兴地去……”朴素话语驻心间,动力无穷揽九天。父愿女儿终实现,心中含泪无怨言。第二天,也就是5月1日,一个不平凡的劳动节,来不及庆祝胜利喜悦的我,就和父亲一起赶往省会郑州,他的心脏手术不能一拖再拖了,要知道他的血管已经狭窄到85%的严重程度,半夜时常会疼醒……为了女儿,他的忍耐与付出已经够多了……每每想到此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落泪,我不是一个孝顺体贴的女儿!
“成功感谢大家,失败反省自己”,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感恩、反思。选择教书育人,我无怨无悔。拼搏的路上,有学校领导们的关心,有亲密的同事相伴,有体贴的亲人支持,我的步伐才能走得如此坚定执着。
沟通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三句沟通,一片光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如何守住自己为人师表的节操,又如何打破常规有创新,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曾说:“做一件事做得对,就把它守住,别乱折腾。”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几个好习惯,收获很大。其中一项就是:坚持每周找学生谈心。
记得那次,晚自习下课后,我找到了两位在班里腼腆内向的女生,真诚地问她们:“住校生活能适应吗?语文学习有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吗?”这时越来越多好奇的孩子凑过来,把我们围成了一个圈,安静地听我们聊天。这时,班里一个比较活泼好动的男生说:“老师,你等等,我去拿个记事本,你给我提提我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记下来,慢慢改。”大家都被他的天真,也被他的认真逗笑了,多么和谐的气氛,多么融洽的关系,在笑声中结束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多么愉快。我想,生活中哪怕有再多的山重水复,只要认准目标,坚持去做,就一定会柳暗花明。
奉献
教书育人成功的法则很简单,那就是奉献。如果说奉献是一首歌,那么教师的奉献,必定是一首《爱的奉献》。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一个慈祥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一次作业的批语,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涟漪。
不记得有多少次了,我认真地在学生的默写字条,或者是作文本中写下我的期望:“相信你能写得比这更好!”“你一定能改掉乱涂抹的毛病。”“拿出你的最高书写水平来!”“孩子,下次还能满分吗?”有时是画上一个灿烂的笑脸,学生也会回报我一个笑脸。坚持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肯定、获得自信。无论是课堂问答还是批改作文,学生都需要这种鼓励。
2016年开始,学校率先在八、九年级组建小班,我任教八年级小班语文课,我首先摸清这些年级前50名学生的语文基础,发现他们中多数理科拔尖,而语文水平却不及普通班的学生。优点是:背书认真、听课认真。不足是:发言不积极,写作有欠缺。于是,我就从这两方面着手,课堂上,我坚持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告诉他们“勇气是一个人最好的装饰品”“即使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怕说错就永远学不会说话,怕跌倒就永远学不会走路”。作文课上,除了讲写作技巧,更多的时候,我是通过点评班里孩子的优秀作文,让他们学会赏析优劣、学会积累,能学以致用。争取每个孩子的作文都能在班里得到点评,小到一个词用得准确、一句话写得精妙,大到全文精彩。慢慢地班里几个语文成绩最不好的男生,学习语文有了兴趣,写作有了信心,最终让语文也成为了他们的优势学科。就是从这一届小班开始,我开始编写班级优秀作文选,由我编写的作文写作指导,让这些孩子的作文以铅字形式保存下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是多么希望自己的文章或者精彩的片段能入选。
到了这一届学生九年级的时候,我继续做“班级作文选”这件事,并正式起名《含英咀华》。一年下来,我们的作文选内容丰富、起点高、质量好。
2017年中招考试,我们九(16)班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我知道这与我们师生两年以来的坚持和付出是密不可分的。今年,我继续担任七年级两个小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本厚厚的《含英咀华》我们继续使用。
互助
“一个人走路,也许很快;一群人走路,走得更远。”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深知其中的含义:合作。教学的成功,不是一个人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实现。如果说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那一定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无数双手给予过我真诚帮助,那些曾经帮过我的同事、前辈,都在我心里铭记,不再一一列举,他们成为我永不止步、谦虚做事的榜样,我也带着这样的感恩之心一边前行,一边付出。
在作文教学上,所做市级课题《拓宽中学生写作视野的实践性研究》历时一年,顺利结项。付出得到了学校、区、市教研室的肯定,2017年暑假我接到教师进修学校的电话,让我为区里骨干教师培训做一次3个小时的讲座。从没想到,我一个普通老师做的事居然会引起关注,再想到自己并不是骨干教师,还年轻的我怎能为那些带过我的前辈做讲座呢?在领导的鼓励下,我带着汇报工作、交流互助的心态积极准备。我讲的专题是《初中作文贯通式教学》,具体有以下八个方面:
1.明确七、八、九三个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
2.探索讲读课与写作课相结合,设定训练点,进行当堂小练笔。
3.组织拓宽学生写作视野的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
4.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5.畅所欲言、不拘一格写日记。
6.读名著,写好读书笔记。
7.开展多种点评、批改作文的方式。
8.创设多种途径展示学生作品,编订学生优秀作品选。
我谈了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几方面:
①积累本的形式我采用“五四三二一”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五个成语、四句名言、三个语段、两则新闻、一个名人故事。
②我展示了初中三年的作文训练序列,具体到每周一次的作文训练点。
③我还具体说到七、八年级小练笔与课文相结合,如何为每一篇课文设定写作训练点。
④最后,我展示了学生的作文选和相应的写作指导。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结束后,很多老师问我能不能把我的课件和所有资料给他们,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老师们说:“太感谢徐老师了,有的讲座老师,我们要,他们都不给,你真无私。”后来,过了一两个月,还有外校老师陆陆续续发来邮件、打来电话要那次交流的课件,我都一一回复。开学后,我对语文教研组里的年轻教师说,谁需要我的这本写作指导和学生作文选,尽管使用,只要能为大家做点有用的事,哪怕一点,我也是开心的。诚然,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了别人,培育了学生,也照亮了自己,收获了教书育人的丰盈。
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想取得成绩,都不可能闭门造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合作型的人才。当我们教育者本身怀着无私奉献的心去工作时,必定会让我们的学生受到感染,形成强大而有魅力的人格。其实,也不必去过分计较成绩这个结果,努力的过程才是最值得肯定和关注的。这就是我最最欣赏的一句话了:“天空中不留下一丝痕迹,但我已飞过。”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子总是谦逊地垂着它的绿荫。”的确,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绿叶,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