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吕羡平校长讲座心得体会
----抓在细微处 落在实效
建区三高名班主任工作室 岳丽燕
六月十二日下午,建安区三高全体教师认真聆听了吕羡平校长的讲座。吕校长的讲座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听完讲座,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可谓是受益匪浅。
吕校长强调学校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一、 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把好思想关
全校师生要确立“精细化”的理念,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既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又有利于个人改变做人做事的不良习气,从而树立良好的学校声誉、师资形象。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必须全员参与,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摒弃落后、追求卓越,实现教学新突破。全体教师要改正教学上粗放、盲目的现象,认识到高耗低能的危害;改变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细节抓“死”,将人管“严”以及“只要考试好,不要拘小节”等的错误观点。而是要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氛围,建设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二、 制定明确有效的目标 ,强化管理意识
目标的引导是教育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该对学校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作为教师对未来的职业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将学校的规划与个人的规划结合起来,就可以将教师和学校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果教师能将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命运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种文化,这样的文化就形成了效应,就能促使学生健康稳定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有了目标的引领,教师就会把学校当作精神的家园,会在学校这块沃土上耕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让教师幸福,最好的办法便是把教师引到娇艳的路上来,教师一旦能与学校荣誉共存将是学校一大兴。
所以,学校在开学之初,就应该明确各种目标,制定各种详实的可操作的计划,从大的方面到细化的工作,应该统筹安排,科学细致合理地安排规范教学管理,这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只有这样,学校的管理才能落实到实处。
三、抓好班级精细化管理,落在实效中
班主任要在思想行为教育、习惯规范教育、遵章守纪教育、清洁卫生教育等方面做到事无巨细,在检查、评比、上课、作业等方面具体实施。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板报、广播站、图书角等阵地,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在规章制度、还是情感体验等方面的精细化标准模式,把班级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扎实,改正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打造有特色的班级而不懈地努力。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事事力求“精细”,力求层层完善。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坚持才会形成习惯。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