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转化后进生
杜彩芳发起了2020-01-17
0
回复
6
浏览

后进生在每个班集体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属于特别关心的群体。所谓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在他《爱弥儿》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己经扎下了深根,以至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我明白,对于13或14的八年级后进生,他们的转化工作并不好做。但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1、培养信心是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班主任应该相信后进生同样具有良好的本质,并相信通过自己的爱心与坚持,后进生终究能够得到转变。有了信心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后进生,并努力寻求恰当的方式教育学生,帮助其渐渐转变。在引导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碰壁的情况,但我们不能失去信心,不要放弃转变后进生的信念,事实已经证实:信心是基础,信心不会枉费。我们班的xxx,在教育他的过程中,我是通过寻找他的闪光点去做文章,但是他每天竟一个闪光点也找不到。无奈,我只好想方设法找机会,一天早自习,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这个孩子说:老师昨天听你妈妈说,你吃苹果时还能想着给妈妈,真是孝顺的孩子,老师就喜欢孝顺的孩子,更相信孝顺的孩子一定也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在他脸上我看到一丝笑容,我一看有门,数学课后,我又悄悄地对表现和平时没多大変化的他说:“老师看到你这节课,比以前听课认真了许多,要是你以后课上能回答对一个问题老师就给你奖励,加油啊孩子。”他毕竟是孩子,一夸就高兴了,连续两次善意的谎言,他有了一点改变,我就经常夸他,并多次以朋友的口气和他谈心。孩子渐渐地开始学本分了,他说他想得个大奖状回家,我则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更高要求,让他帮助別人,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几句善意的谎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増强了他的自信心,让他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2、师生关爰是秘诀

在班级教育中,后进生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班主任更多的关爱,关心他们,多交流思想,做他们的知心好友;宽容地面对每一次问题行为的反复,用真心感化学生的心灵。当后进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多采用换位思考,给予一份理解一份同情。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xxx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对他敞开心扉,并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3、耐心与家长是关键

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我们要坚定信念,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是对后进生,还是对班级学生、对家长,耐心,能换来学生对我们的信任,耐心,能把事件妥善地解决,耐心,能让每一次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我还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在家里、学校的表现,我和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共管,现在孩子作业慢慢的开始写了,课堂上我不时的就到他的身边,经常提问他,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状况,和他谈心,然后和家长互相交换近阶段的学习状况,表扬已经有的进步,共同交换需继续督促的事项。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下,孩子学习的兴趣明显有了提高,在学习习惯上也比以前好了很多。相信他会有更大进步的」

我想,转变后进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标。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班主任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后进生更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心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我们始终能満怀信心、爱心、耐心,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认直、努力、妥善地把握它,转变后进生一定不只是梦想。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