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近二十载。回首这近二十年的教育之路,感慨良多,即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细想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反思。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的一种观点——“无严无已成班”。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先树立威信,否则“镇”不住学生。于是,开学的第一天,我用了整整两节课来提出我的各种“要求”,公布我自己认为完美的班规。
刚开始,学生们一方面迫于我的威严,另一方面由于刚进入新的班级,各方面表现的都比较好。同时,如有学生违纪,我会狠狠地批评。我以为学生会老老实实地学习,但并非如此。一个月后,我发现班级违纪现象屡禁不止,班级凝聚力不强,班主任在一个样班主任不在又是另一番景象。记得有一节历史课,我去巡班,历史老师正在讲历史小故事,教室外的我听到教室内笑声一片,但当学生们注意到我出现在窗口时,顿时静了下来。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学生们的压抑和历史老师的些许尴尬。
反思之后,我意识到我没有把学生当成班级的主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了树立“班级就是家”的观念,我召开了“我的班规我做主”的主题班会,由6人一组,提出我们班近阶段出现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同学们各抒己见,为新的班规制定出谋划策。最后,由同学们制定的班规诞生了。我惊喜的发现班规制定之后,学生们的“自觉性”明显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
过去,我们只想着改变学生,却很少想到改变自己。我认为班主任应该要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班主任的自省是在给自己一个机会,只有我们不断地反省工作中的一些过失,才能弥补不足,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