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安区一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亲切关怀下,在教体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办好人民满意学校、创建现代化品牌高中为目标,秉承“激情教育、精准教学、精细管理”的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发展,强化内部管理,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高考一本进线人数一年一个新台阶,不断实现新突破。2018年高考,我校再创历史新高,一本进线149人,较上年净增29人,提高率24.17%,位居全区第一;本科上线824人,本科进线率71.4%;王胜涛、杨家豪、马亚涛等20多名同学被中国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等985和和211院校录取,再次展现了“低进高出,低进优出”的优异成效。
成绩代表过去,奋斗成就未来。2018年是我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持科研强教,质量兴校战略,争取2019年高考一本人数和名校生实现新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要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要通过处事公平公正、目标引领、制度规范、真情服务和多策激励,确保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有荣誉,有待遇,有地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要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以“出名师,上层次,成群体”为目标,通过学习培训和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等有效载体,切实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二、进一步加大教科研和尖子生培养力度
(一)全面实施“五要素”学本课堂模式
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落后的教学模式,促使课堂发生质的变化,我校全面实施了“导、思、展、评、练”五要素高效课堂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1、“导”就是问题引导,即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设计为几个典型问题(知识要点化、要点问题化),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有目标的学习。
2、“思”就是各个学习小组围绕这几个问题先自学、后互学、再互教。
3、“展”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4、“评”就是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5、“练”就是当堂训练,检验学习成果。
(二)强力推行“一课一研”制度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是要备好课,为此我校制定了“一课一研”制度,制度规定上午第三节为教师集中研课时间,所有的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研课,学科组长组织领导,先由主备课人讲述备课流程意图(如何设计问题、重点难点如何突破、如何设计训练等),再由组内其他老师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一节课的共性教案。这样做使教师的集体智慧得到了充分发挥,形成了高质量的教案,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道远课堂”培优模式
我校聘请由北大、清华的高才生(保送生、奥赛金牌获得者、状元、博士等)组成的培优团队“道远课堂”,针对我校尖子生实际情况,每周定时为我校尖子生进行线上授课(尖子生都配有平板电脑,由专人集中管理,定时使用),线下一对一辅导。这种培优模式正在从高二做起,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相信用2—3年的时间在名校方面将会有所突破。
(四)尖子生导师制
各年级部对尖子生(每班前10名)进行认真分析(全面了解其家庭、性格、弱科等),然后指定其弱科任课老师为其导师,从思想、学习等方面对尖子生进行帮助、指导。年级部对尖子生情况实行全程跟踪,以联考进步名次为依据,及时对导师进行奖惩。
(五)自主招生培养模式
1、创造预选入围条件
组织尖子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北大暑期夏令营活动、创客大赛、奥赛、新概念作文大赛等,获得各种奖项,为预选入围、高考加分创造条件。
2、聘请专家指导
我校指定道远团队从北大聘请相关教授为尖子生进行指导,从报名资格准备、面试注意事项、心里调适,笔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项指导,使尖子生应试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考取名校进行充分准备。
(六)“e网通”假期学习模式
我校购买了“e网通”产品,在寒暑假时指导学生利用家中电脑进行网上学习(微课、生涯规划、阅读、心理辅导等),学校在后台进行实时监控,开学后进行评比奖惩。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假期进行了合理规划,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丰富育人载体
一要进一步落实激情教育,通过确立目标、营造氛围、激情宣誓、每周一歌、环境激励和开展一系列活动落实激情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广大学生阳光自信、积极进取。二要认真落实全员育人,充分发挥每一个任课教师、每一节课的德育功能,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三要丰富学生社团活动。按照学生主导、教师指导、主体鲜明、切合自主招生的原则,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干部比引领,后勤比服务,年级比管理,班级比成绩,学科比协作,管理敢较真”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创新用人机制,改进育人方式,完善评价办法,力促质量提升,为区一高的腾飞和发展做出最大努力,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