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建安区一高 赵秋红
2019年元月6、7日参加建安区教体局组织的教育改革专题培训班为期两天的培训学习。培训班上,先后认真学习了山东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校长主讲的《校长职级制助推学校发展》、《建设一所新学校》,上海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干训部主任高纪良教授主讲的《当前教育热点深度解读与应对方略》、《校长职级制与现代学校治理水平》等专题讲座。
通过学习了解到最早实行校长职级改革的是在2004年山东淮坊市。经过十年的打磨2014年才全面推行校长依法自主办学,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教育改革比较彻底的城市。
校长职级改革是一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学校主体、行政推动、社会评价”全新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目的是推动教育公平和提高育人质量,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让校长真正摆脱行政束缚,引导校长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和所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实现了校长的责、权、力的有效统一。校长职级改革从客观上来说,提高了校长的经济收入,调动了校长的工作热情,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繁杂的社会事务,使校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去,使校长静下心来,充分实施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专业的,可持续的办学方向。
一个好校长,能成就一所好学校。有专家指出,校长是一种专门的职业。结合了教育家,管理者,经营者,教师等多种角色的特征。校长的成长规律与政府官员不同,因此,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校长成长规律相适应的校长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淮坊市中小学一次性取消行政级别,校长的任命、考核、调配统一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实现了管事与管人的真正统一。使原来体制下校长的很大精力要花在位置上,坐上了校长位置之后,基本就是“铁交椅”了的思想,在实行职级管理以后,校长有了危机感,将要按照“业绩一职级一待遇”的思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无形中给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
赵桂霞校长创办的广文中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体现着赵桂霞与广文中学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办学的整体思考。教育是发展人的事业,即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都是从“人”的适应性出发,体现着鲜明的人本思想,而最终都聚焦于“创造适合每个初中学生发展的教育”。其中“学生适学”是核心,“教师适教”是关键,“全员适位”是保障,“家庭适导”是支撑,“学校适所”是根本。建设了三位一体的广文课程、充分发挥了家委会的作用。高纪良教授讲浙江的教育改革是失败的,这也让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反思。校长职级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要有一系列与校长、学校直接相匹配的制度来支撑。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过程的决策人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的能力无疑是重要的。但是,作为校长的人品和素养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感觉,校长的德、能、勤、绩、劳是每年必须要考核的,而且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标准。这就是关系到如何选用一名合格的校长,那么我们要首先制定校长资格制度,校长选拔制度,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任期制度和校长监督制度。
校长职级改革待遇的提升是否也要考虑学校其他教育职员的待遇。校长职务进行了补贴,是否也要考虑到副校长以及中层干部纳入校长职级序列,同步提升待遇,否则在同一学校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从理论上讲,校长的各项工作推进和中层都是相互依赖的,最好要做到整体的推进。
同时校长职级改革从社会层面上讲,还要有社会上家长的广泛参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充足的资金保障,才是改革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政府部门的审批管理权,组织部门的人事任命权,人社部门的教师资源配置和岗位设置管理,财政部门的经费分配和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限,学校自主办学权限等都应当进行统筹的设计、系统的调整,创造真正适合校长职级制的社会环境,才能够真正促进校长职级改革的健康发展。
推进校长职级改革,也要加快“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校长职级制,如果校长不能从善如流,也容易形成“一言堂”似的家长制学校,所以,学校要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健全家长委员会,同时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群体有效地行使合法权利,并能够积极影响决策的作用,保障校长权力在行政监督和民主监督下阳光运行。
总之,校长职级制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赋予了校长应对变革、校本发展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校长职级制度的改革存在着成功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校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实施校长职级制需要整体改革和完善校长管理制度,任重而道远。
本次的学习培训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和体验,让我经历了思想的洗礼、行为的转折。我想作为个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化学习,不断创新学校的工作,要不忘初心,坚持以生为本,守住心灵的宁静,守望教育的理想,做一个不断学习、勇于进取的教育人!
2019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