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理论研修心得体会
tianjianwei发起了2019-06-18
0
回复
16
浏览

        河南省名校长培育工程第二次集训安排在美丽的浙师大,10月11日,当我踏入浙师大校园时,不仅被浙师大秀丽的自然景观所吸引,更被她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尤其让我震撼的是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让我大开眼界,受益颇多。各位专家学者尤其是浙师大的教授,用他们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充分体现了学校“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下面我把十天来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无论是金师附小的俞正强校长,杭州公益中学的潘志平校长,义乌中学的吴嘉澍校长,还是温州二中的方海东老师都给我了一个强烈的印象,那就是他们都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热爱学习,首先是一种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其次是一种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家情怀,还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成长方式。 关于善于学习,根据老师们的讲解,我想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渠道一是向经典学习。向经典学习,就是向书本学习,一方面要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另一方面还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向名家学习向名家学习,就是向中外教育家和名校学习,学习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学习名校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三是向师生学习。要善于捕捉教师、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智慧和闪光点,既能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又能集中大家智慧促进学校发展。四是向实践学习,向实践学习,就是在教育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校长还应该是一个思考者
        浙江的校长、老师和浙江师大的专家教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都善于思考,可以说,思考是理念之源,思考是力量之源,思考是行动之源,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才能找到问题的本源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最终很好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义乌中学的吴家澍校长对教学的四个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教师要搞清“为何教”的问题,二是教师要搞清“为谁教”的问题,三是教师要搞清“教什么”的问题,四是教师要搞清“怎么教”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树立为“学生发展而教”的价值观和学生观,必须树立“提适合学生的课程”和“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
三、校长更应该是一个引领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校长是教师中的首席,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的引领。引领的核心就是有效地影响他人,因此,我们不仅要影响人,还要培育人,发展人。一是加强思想引领,思想引领即目标引领、精神引领和文化引领,就是要努力形认同互相信任的教师团队。二是要加强课程引领。课程引领即教学引领、专业引领,要通过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努力构建适合学生的课程和有效课堂三是要加强行动引领。行动引领及即领导带头、率先只有示范带动才能促进有效变革和学校发展。
        理论研修虽然告一段,但真正的学习思考实践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家国为情怀,做有文化传承和精神境界的校长以教育为志业,做有理想信念和教育家意识的校长以专业化为标准,做有变革意识和领导力的校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