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应该是培养健康快乐、积极向上、阳光明媚的好少年!我校更是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三步策略“成人、成才、成功”。每当进入学校抬头看到镶嵌在教学大楼上这六个大字时,都心有所想。10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与观察,这个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我们教师和学生影响很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部分家长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十多年来我与不少的家长沟通交流,特别是一些遇到教育问题的家长,他们大多数是直抵“成功”这一目标的,我耐心的对其进行引导,渐渐地他们也接受了这种“成人、成才、成功”的观念,从“成人”做起。后来学生的转变提升,让家长们很是欣慰。
说到“成人”,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是一个很大很难的课题,实际情况告诉我们,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我们都知道孩子从小买鞋是爸爸妈妈陪同,每次挑款式、颜色、鞋的质量,试鞋的大小,爸爸妈妈都有标准,时间长了孩子也了解到这一标准,并熟知,悄悄地有一天,孩子长大了,不再愿意让父母陪同,他自己能买鞋了。首先鞋子的大小,他一定会按照家长教的方法去试看合不合脚;其次鞋子的款式,这时候家长可能会有一些不满,因为孩子挑的鞋款式、颜色不合家长的意,但这是孩子的意愿。大多时候家长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认为是为孩子好,往往会导致情绪上的不愉快。实际上家长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特别要为孩子的创新感到骄傲,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和审美观,当家长的应该高兴,应该祝贺孩子!当然会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孩子的选择有可能太过,不适合他的学生身份(引导);第二孩子的选择不符合家长的三观(改变);第三孩子的选择故意与父母作对(不理睬)
关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下面我从培养孩子的角度来做阐述,讲两个方面:
一、培养孩子的方式策略
二、培养孩子的能力素养
一、培养孩子的方式策略
1、陪伴倾听
众多心理专家发现:现代的城市初、高中学生,由于城市格子楼式的生活缺少邻里沟通交流、独生子女以及快节奏的生活等,学生依赖父母情况较重,但孩子又处于成长成熟期,即趋向独立期,不愿意父母过多干预自己的事,这个时段是个矛盾期,心理上渴望父母关心关注,某些事又不想让父母干预。对这一情况,父母只要做好陪伴倾听就好。陪伴解决了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倾听解决了孩子成熟期的需求,倾听会帮助我们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孩子愿意说是他显示自己已经成熟独立一个表现,家长一定要给他这个机会,切忌过多干涉,或强行让孩子接受家长的意见,即使他的观点不正确,可以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和他以探讨或请教的方式抛出看法,家长以请教商讨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以达到树立正确观念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孩子 家长
说 听(最好作哑巴,可以多附和)
显示自己 不要解决问题(第二天第三天,请教孩子)
好面子 给他面子
例:朋友家有女儿上高中,儿子上初中,女儿愿意给爸爸多讲,儿子愿意给妈妈多讲,他们家庭是典型的女儿恋父,儿子恋母型的家庭,爸妈要做好沟通,另外再多关注下另一个孩子就可以。
例:一家庭,妈妈在法院工作,爸爸在国企是一领导,爸爸朋友多,晚上小聚多,妈妈对生活标准要求高,说话时比较严肃,可能是工作习惯延续到家庭了,家有一儿子上高中,这就需要爸爸多与儿子沟通,做好儿子的工作,避免孩子走弯路,避免孩子与妈妈有冲突。
2、示弱策略
现代的社会,家庭有几个特征:①有不少小家庭都进入到了“母系社会”,②自古以来男性话少,女性话多。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在远古社会里男性经常打猎,打猎时怕惊吓住动物而不敢说话,打猎累了回家不想多说话,久而久之男性话就少了;在远古社会里女性经常采摘,采摘时不受任何限制,如果有说有笑,情绪高涨,采摘的效率还高,由于采摘效果好,比较兴奋,回家还想展示展示,就还要说话。其二是现代研究,男性每天的词汇量有7000个,女性每天的词汇量有25000个,女性的词汇量是男性的3倍多。③初、高中学生生理上进入了趋向独立性时期,妈妈们趋向进入更年期。
如果三口家庭里是男孩子,那爸爸的日子不好过,在中间是出气筒,要做好调节,特别是儿子的教育,爸爸要多做工作;如果三口家庭里是女孩子,那爸爸的日子还好点,在家里地位能排到第三名,有时候还排不到第三名,爸爸多做点牺牲就可为了小公主嘛!
综合这三个特征,父亲的角色在家庭关系中至关重要,一个和睦的家庭,父亲通常都起到润滑剂的的作用。对于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儿子的教育,爸爸要多做工作,身体力行的为孩子做出榜样。
建议:做妈妈的要克制点,控制一下情绪。心理专家讲:28岁以后的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是作为家长最基本的要求,当妈妈的要能够控制情绪,要能够示弱,要引起孩子的同情心;你的放低身段,会降低孩子的抵触情绪,稳定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心目中会提升你的地位。
例:一家庭,妈妈是公务员,爸爸是领导干部,有一儿子。在高一下学期,母子开始出现不和谐,高二上学期爆发了,找到我,我给他们夫妻二人讲了一些方法策略,妈妈逐步地转变,改变了当初强硬的态度,有一次,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里也发生了一些棘手的事情,妈妈就借题发挥,给孩子倾诉自己遇到的困难,看到一向强势的妈妈,居然也会有脆弱无力的一面,儿子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当晚写下了一封给父母的保证书,以后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
3、激励策略(要重过程,重孩子的做法)
先扬后批
有一个叫心目中重要他人的原理,清晰地说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家长应充分明白这一点并利用好这一点就会达到尊重孩子的目的。
年龄 学段 心目中重要他人
哺乳期 妈妈
2—3岁 妈妈 爸爸
幼儿园 妈妈 老师
小学 老师(我老师说)
妈妈(大舅 大姨)
初中 老师
高中 异性同学、朋友
大学及以后 恋人(老娘 新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心目中重要他人在改变,父母要有心理准备,要与孩子沟通交流协商,既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平等意识,又做到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还要做到不打着他的旗号,譬如在他人面前,父母想做什么,可能会放不下面子就说是孩子怎么怎么着。这样的事少做,孩子可能当面不说,但给孩子树立了说谎的形象;如果孩子当面说,做家长的肯定会难堪的。
5、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家庭不和谐对孩子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高二上学期,有一天有两个女生缺课了,我问同学们说不知道,上一节还在,我就赶紧找,还好在学校操场找到了,俩人都在抹着眼泪,问什么都不说,急人啊!但我不那么紧张了,至少两个人都在我面前好好的,我只能选择默默陪伴,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有一个说了。原来甲同学的父母背着她在高一时就离婚了,乙同学周末在家听到父母要离婚,让她选择跟着哪一方,本来是甲安慰乙,现在把甲的情绪也引出来了,两人同为天涯沦落人,更伤感了!清官难断家务事,乙同学的爸爸给我讲了他家的事,我也劝不合。只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多关注这两个女生,鼓励他们,还好他们都考上了本科,乙同学后来还上了研究生。但是如果有和谐的家庭,两个女生可能会上更好地学校。可是没有如果啊!
6、多与老师沟通
有机会要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现在方便了,可以发信息或打电话,要多与老师沟通,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对于学生好的方面,要多鼓励,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让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对于孩子不好的方面,要讲究方法策略,静悄悄的处理,甚至从老师那里知道后,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找到合适的机会可与孩子商讨,让孩子明白应该怎么做。爱因斯坦的故事,就是妈妈成就了伟大的科学家。妈妈的赏识和激励给了孩子成长的动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会大大激发孩子们追求完美的欲望,进而挖掘孩子们创新的潜能。有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在这方面成功的典范是周弘老师,他把自己失语的女儿培养成大学生,自己也成为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他就是赏识教育的典范。设想,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教育的道路上能够联手,因事利导,因时恰导,因势引导,想必会让学生成人的道路更平坦!
二、培养孩子的能力素养
1、自理自立能力
孩子总是要展翅高飞的,做家长的应给他机会,让他能够自理自立。老鹰把自己的孩子推下崖,断喙拔羽重生(传说),这些都是为了自理自立。利用一切机会从小就锻炼孩子,开始不放心,可以给他讲清楚如何做,还可以跟在后面观察,也可以第一次跟随,但主要听孩子的,看孩子如何去做。这一点我们要学会逐步放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最近,一篇文章,妈妈让失明的孩子独自上学)
2、抗受挫折能力
社会研究发现,现代人不仅需要智商、情商,更需要有逆商。说的就是人要有抗受挫折的能力,而且研究发现经商自创职业的人,更需要有逆商,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肯定是尽可能为孩子铺就一条平坦的大道,但也保不准就有小的挫折,如果有,家长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有些时候看似坏事,如果利用好了就能丰富孩子的成长历程,为他以后的道路铺就奠基石。
一个男孩从一岁多就从农村到县城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是家里第一个孙子,爷爷奶奶比较眷顾,特别是孩子与爷爷感情更好;该孩子从上学到初中一直都非常优秀,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应该没有问题,但偏偏是考高中时比录取分数线低了几分,对这一结果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意外,该学生更是感到意外,大受打击,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埋怨他,但学生深陷于自责中。该生成绩位于最好高中的高费生范围内,经过商议,该生以高费生的身份进入该高中,由于家长及时有效的与老师进行了沟通,该生受到老师的额外关注,经过一年多的调整,直到高二年级该生才能正常面对升学考试失利这一事。经过这件事,该生成熟了许多,也明白了挫折对于人生的意义。由于情绪的影响,高一年级的基础没打好,在高二年级的学习以及高三年级的复习中倍感吃力,高三毕业时没能考上本科院校,这次该学生就平静多了,对这一结果能够正确看待,做好复习的准备,并立即投入到复习中,考上了自己如愿的高校。
3、敢于担当能力
担当一词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大,但现在孩子确实需要有担当精神,如果有担当,肯定会坦诚,许多事都会简单化。担当要从小就抓起,比如,孩子把新买玩具弄坏时,他是告诉爸妈,还是自己悄悄藏起来?我们应该让孩子告诉爸妈,和爸妈一起想办法解决,这就是担当。孩子如果不小心在外面闯了祸,回家应告诉爸妈,爸妈应陪孩子去面对这一事,这就是担当。
郑州一学生,骑自行车撞到宝马车上,留下姓名,道歉信和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虽然不够,但坦诚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自己积攒的钱,这就是担当。
孩子今天的担当,会让他勇于承担,将来家庭的重担他也一定会担当起来,特别是当父母老去时,孩子的担当会愈发珍贵!
结束语:
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话有道理,但这话也给某些人以借口。那是没有想着去改变,如果克制自己,试图改变,总会朝着好的方向走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再远的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终会到达的!不同人距离目标有不同的选择,道路就不同!教育也是如此,教育是农业,教育如同你们家养的花木,有需要多浇水,有需要少浇水,有需要多晒太阳,有需要少晒太阳……,但都需要水,太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也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