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决策 重执行 要亲和
---2019年暑期校长培训班心得
建安区三高 吕丽娟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的标准是什么?百度搜索,打开浏览,形容词霸屏,忽觉作为一名校长责任好大!对此,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做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万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校长的责任既然这么重大,那么,作为校长,如何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加强治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笔者认为,最起码要做到“三力”,即决策力、执行力和亲和力。
一、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校长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学校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如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评价机制等等。决策成败直接会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校长必须正确地理解决策概念,并学会做科学的决策。决策从本质上讲就是领导要多谋善断。
明代宰相张居正曾说过:“天下之事,虑之贵祥,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决策者要想做出科学的决策,必须做到:详虑、众谋、独断和力行。
“详虑”就是决策者本人思考要周密,不可以主观武断、盲目草率。因为机会往往是一次性的,如果考虑不周,可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详虑应该包括六种考虑:正面考虑、反面考虑、自己的经验、别人的经验、自己的教训、别人的教训。因此,校长在做决策时要有统观全局的战略眼光,既看到得,也看到失,通过这六种考虑计算各种可能性,尤其是计算最大的风险和最大的利益,然后做出最为科学的决策。
实践证明,任何决策都不是在“众口一调”的求同思维中得到的,而是在众说纷纭的思维碰撞中做出的正确判断和选择,多谋善断也不能只靠一个人去完成,而是要靠大家的智慧,要集思广益。因此,作为校长,在做重大决策之前,要充分发扬民主,让下属参政议政,大家在一起碰撞,往往能获得多种方案,也能把各种方案的缺点暴露、优点突出,有助于领导者下定决心。
3、独断
如果说“谋在于众”是民主,那么“断在于独”就是集中,一个重要事情决策的过程,要伴随着民主和集中的交替进行,而领导的独断力在决策中起着“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有的校长总想着怕出错、怕担责,多谋不断和优柔寡断,缺乏决断意志,往往会错失良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有谋还要善断,而善断,不光是一种风格和作风,更是一种胆识和魄力。
4、力行
“一谋后而定,行而坚毅”,就是说一旦通过详虑和众谋后拿定主意,就坚定不移地执行,决不能在执行的时候,怀疑决策,或者患得患失。要紧盯目标、义无反顾、克服困难、拒绝诱惑、执行到位。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汪中求先生在《细节造成的差距》一文中也指出:“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这些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可见,执行力对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
学校工作也不例外,执行力对于学校而言,就是将长期发展目标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是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学校决策的能力,是把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计划、学校决策转化为学校发展壮大、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提高执行力,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执行力,提高执行者的执行力。要知道,执行力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要求出来的,中层干部,包括教职工的执行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校长的领导力。所以校长要想提高执行力,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以身作则是执行力的核心和基础。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工作上雷厉风行,并能够站位高,指挥得当,能给中层干部、教职工明确的方向,具体的要求,能严格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奖优罚劣,树立好形象,传播正能量,那学校的工作一定会是指导有力、执行有力、落实有力。
校长作为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而是要学会授权,培养执行团队。有效的管理者很明白什么事情必须自己处理,什么事情可交由下属去处理,而自己只负责检查、督促。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校长的执行力,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延伸到团队中去执行。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负责合适的工作,是校长执行力最重要的环节。要将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示范性和带动力强、执行力强的人推荐到关键岗位,这样可以通过授权培养一个个强执行力的团队。如果校长手下的团队执行力一个比一个强,校长的执行力还会不强吗?学校的执行力还会不强吗?校长执行力强势,就会带出一支工作强势的教师队伍。校长要知道:学校卓越在教师。决策的执行不是校长个人的“独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体教职员工互相配合,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
认真落实过程管理是提升校长执行力的保证。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人一认真什么事情都能做好,一不认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执行力的核心在于认真落实。在这方面,海尔公司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海尔电冰箱厂有一个五层楼的材料库,这座五层楼一共有2945块玻璃,每块玻璃上都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印着两个编码,第一个编码上写着负责擦这个窗户的责任人,第二个编码上写着检查这个窗户的责任人。海尔在考核准则上规定,如果玻璃脏了,责任不是负责擦的人,而是负责检查的人。海尔全面质量管理法的核心是:对工作责任进行严密的分解,分解强调“三个一”,即分解量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项工作。大到机器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清楚标明事件的责任人与事件检查的监督人,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如此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做到了“奖有理、罚有据”。
这种管理的好处是把责任锁定,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擦玻璃的工作,也要明确锁定两个责任人,各有各的明确责任。凡事都要做到“责任到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这就是海尔能够成为中国企业榜样的重要原因。
学校里每个中层干部和教职工都有自己的责任,如果把责任比作猴子,那么每个人的肩上都有一只猴子,谁的猴子谁看好,作为校长一定要明白“差无二派”的道理,在分配工作时,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决杜绝下属肩上的猴子乱窜,甚至一不小心窜到校长自己肩上,大家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凡事安排部署的工作一定要有结果、有检查、有落实。落实的过程要检查考核,对于检查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要明令期限整改,整改到位后,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复查。对于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要及时鼓励、肯定、表扬宣传和推广,之后一定还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反思和巩固提升。
人作为学校管理的对象,单靠制度约束是行不通的,校长在治校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做到“目中有人”,打造自己的亲和力。
校长与教师只是角色和分工的不同,不存在高低之分、尊卑之别,校长管理学校要懂得尊重教师,把教师放在中心地位,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要深入到教师中,深入到堂课堂中,与教师做真心朋友,了解教师的酸甜苦辣,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比如:节日来临,发送手机短信息以示慰问;教师生日之际,送上祝福的话语和一张贺卡;教师生病了,给予关心,提供病号饭;教师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难关;带着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的点滴进步和成长,让全体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从内心焕发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继而他们也会把这种尊重传递给学生。
领导艺术是平衡的艺术,在处理教职工的错误问题时,优秀领导仍然可以不失亲和力,因为他懂得平衡的重要性,明白教职工犯了错误要批评处分,但是不能忽略人文关怀,把无情纪律与有情操作结合起来。
学校和其他单位一样,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这些制度纪律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得到认真的落实,在于实施过程中能否做到公平、公正。校长只有一碗水端平,不徇私舞弊,不搞远近亲疏,才能起到规范人、教育人的作用。纪律处分的出发点、落脚点都在于教育人、爱护人。教职工犯了错误,校长不能一概依律处理了事,而是要将心比心、以情度心的教育,既帮助犯错者认识到错误,又帮他放下包袱、去掉压力。无情的纪律只有通过有情的操作,才能转化为教育人、爱护人的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但还须切记:有情操作,并不是以情代法,以情废法。
韩非子说过:“部属有劳,主管有功。”工作做得好,主管与部属都有功,部属有劳力之绩,而领导有知人善任之功。
校长应像伯乐那样独具慧眼,识别人才,并能知人善任。何谓“知人”?知人,就是对本校教职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他们的德才、爱好、特长、脾气秉性和家庭情况等都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任用人才才会扬长避短。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善任者就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及学校工作需要,科学地进行工作安排,要着眼其长,正确对待其短,不求全责备,坚持公平、平等竞争的办法,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努力做到量才用人、唯贤是举。
做为校长,不仅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睿智的大脑,还需要有宽广的胸怀,有容人、容言、容事的雅量。既要容人之短,又要容人之过,还要容人之怨,更要容忍之长。校长能容人之短,教职工就会加强学习,积极补短;校长能容人之过,教职工就会自觉补过;校长能容人之愿怨,最终必能赢得教职工的尊重和爱戴;校长能容人之长,人才才能真正为己所用,共创学校教育事业的辉煌。因此,拥有容人之量,不仅是一个校长心胸宽阔、品德高尚的表现,也是营造学校团结、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培养教职工积极奋发向上的工作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