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激情教育?
激情教育我感觉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定义:狭义的激情教育应该是教师个人很有激情;广义的应该是某个学校,某个地区甚至是全体教师很有激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狭义的激情是什么?就是教师要用自己整个生命去拥抱教育,使自己的全部身心与教育水乳交融;激情就是教师对教育达到痴迷忘我的境界;就要有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具有的"宗教家"的精神;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诚挚而火热的心去呵护学生的灵气,去催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对学生整个一生负责;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创造谱写教育的辉煌。
广义激情教育的涵义:通过创设与落实全员激情、全方位激情、全过程激情的教育管理机制,以激发师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为切入点,推动学校各项常规工作开展和进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何激情教育
以情激情
以情激情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使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的情感应跟随教学内容,该乐则乐,该悲则悲,该怒则怒。教师的讲述或高亢激昂,或如泣如诉,努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逐步把学生的激情推向高潮,达到思想道德的升华。如讲祖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时,教师朗读:“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的祖国山河雄伟壮丽……”这些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话语,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可亲可爱,产生了对祖国由衷的赞美和强烈的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以理激情
以理激情就是教师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或难以分辨是非的问题,由浅入深,有理有据地讲清道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寓于说理之中。如讲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时,有些学生对大公无私不能接受,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为了解决教学中这一理论上的重点,思想认识上的难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讲解。首先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私作为一种思想道德意识,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产生了私有制以后才产生的。接着指出,无产阶级提倡的大公无私是以承认个人利益为前提的,自私自利与正当的个人利益不是一回事。又指出,大公无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提倡集体主义,发扬大公无私精神。最后指出,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作为社会公德。正是由于道理讲得透彻,激情寓于说理之中,才使学生看清了问题的本质,看清了问题的全部,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从而自觉地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了集体主义观点。
以景激情
以景激情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如讲祖国独立强盛,才可能有个人的一切时,教师指导学生边看插图边回忆电影《开国大典》,同时播放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录音。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情绪高昂,激动万分,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
以趣激情
以趣激情就是应用幽默或富于哲理的故事、典故、谚语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讲热爱科学,勤奋学习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名叫谢皮罗的教授,一次洗澡后拔去澡盆塞子,水流流出时的旋转方向引起了他的注意。后来经研究得出结论,澡水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这个有趣的故事强烈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自身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和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相统一。求实的态度、民主的作风、简洁的语言、昂扬的精神状态无疑对学生获得这些相应的品质具有表率作用。第二,教师应具备和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相符合的人格形象。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才能宽容学生的错误,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品格。第三,教师要积极研究来自社会大课堂的道德内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教育有重要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教师只有积极研究这些内容,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正确的分析、补充、修正,才能使课内外形成统一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将精细化管理引入“激情教育”
“激情教育”紧靠满腔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讲求方法。因此,还需要把精细化管理引入激情教育之中。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个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工作具体化、明细化,要求每个人都要尽职尽责。在日常管理中,它要求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细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树立“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的服务理念。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后勤管理都要有精细化管理措施。
班主任 是学生朝夕相处的第一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崇敬是进行激情教育的最佳契机。第一个班会怎么开?第一句话怎么讲?如何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利用鼓励的力量让他们迸发正能量?激情调动,绝对不仅仅是喊几句口号,摆摆花架子就能达到的。激情教育应该在我们的常规和学习中慢慢体现,融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