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育人模式是应该加强管理还是加强指导?请大家结合自身的管理工作谈谈各自看法。
应该是管理和指导相结合,重在指导。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指导学生的人生发展。管理的目的在于引导,在于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并达到自主提升的层次!管理不能只重硬管理,更应该关注新形势下的软管理能力的提升!于“润物细无声”中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这其实也是立德树人的一种至高境界,只有每位教师、班主任和学校管理者们自身立好德,德高为师,才能去教育好学生,达到树人的层面。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 第一、教师应注意加强对高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的引导。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意味着通过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交往互动,教师在作为新型知识传授者基础上,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角色。这种引导主要是通过实例说明社会发展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价值。教师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知识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第二、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法的指导,树立坚定地学习信心。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高中课程及知识越来越深,每名学生培养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甚至受益终生。学校要从高一入学就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比如早晨进班就读书的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课后反思习惯、节假日不忘读书学习的习惯等。学习时要多质疑、勤思考、善归纳、多积累、重应用。学生成功的体验是自己对学习充满信心的前提,而成功的体验是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的,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学习信心的保证,因此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建立学生的信心。
第三、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精神状况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培养他们规律的睡眠习惯、健康的饮食、卫生等习惯,注重身体锻炼,注意把休息、营养、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