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出有浓厚语文味儿的课堂?
zhuyinhua发起了话题2019-07-24
18
回复
52
浏览

如何上出有浓厚语文味儿的课堂?如何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有回复
  • wushan 2019-07-24

    我认为,想要上出“语文味儿”,教师要通过情感熏陶、语言鉴赏、哲理感悟等反面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品味语言韵味,积累知识哲理,感受文学魅力。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一定要是合格的、优秀的。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kangyayu 2019-07-24

       觉得要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就要做一个有底气的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课堂充满语文味,还要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咬定青山不放松”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更要做一个有情意的教师,才能“润物细无声”。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chenyange 2019-07-25

    正"把语文还给语文",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讲过的一句话,这是对课堂教学层面语文脱离本位现象的忧虑及拷问,提醒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创设种种教学佳境,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给学生一个丰富的语文课堂。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高靖 2019-07-25

    要想上一堂有语文味的课堂,工夫在“技” 外,所谓“技法”本没有什么高妙,“道”之深厚日,正是“技”之熟稔时。一个有较高境界的教师,可以很轻松地找到恰当的方法,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波。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指的就是这种境界。只要我们带着理性的思索,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本处理好各种关系,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儿,让学生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滋养。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xinyanxia 2019-07-25

    首先,当然是让学生充分地读。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语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动情诵读,精心默读”去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其次,便是要弄清语文教学的根本,即弄清一篇课文是“怎样写的”,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怎样写,内化为我应该怎样写类似的文章,从而实现语文的“工具性”。比如陈老师上的《猫》那样,就上得很有语文味。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chenyange 2019-07-25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一句诗就是一副形象鲜活的图画,元曲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在教学古诗曲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画面,进入意境,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iusiyan 2019-07-25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的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进而去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上出“语文味”。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chenyange 2019-07-25

    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在脑际形成意境,又引导学生读中悟情,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入情入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与意,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chenyange 2019-07-25

    一、“读”。让学生或朗读,或默读,读出感受,读出理解,读出精彩,读出味道。二、“积”。积累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语文的方法,积淀思想。三、“品"。品读文本精彩的字、词、句、段,品味思想感情,品析写作方法。四、“用”。运用语言进行口头、书面表达。五、“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发现值得揣摩的文字和需要思考的问题,辩证性地思考、创造性地思考。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zhuyinhua 2019-07-25

    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语文味”。虽不至于满口之乎者也,但也要适当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导入时说一段优美的话,或引经据典,让学生感到新奇,抑或结合现实的心理感言等。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