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宏 · 留在记忆里的恩师们
赵伟宏发起了2019-07-14
0
回复
16
浏览

          我的启蒙老师,是我们村的亓奶奶。
        她是一个很有耐心的老师:记得刚学数字时,我不会写“8”,就是拐不成弯儿。我就经常画上下两个“0”。为此,她曾经手把手教过我很多次,我才学会了数字“8”的写法。她又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因为“方”字我写的笔顺不对,她用教鞭敲过我很多次。她还是一个很富有情趣的人:她家是个大户,宅院也分前后院。前院有一口井,我们整条街的人都要到她家的井上打水饮用。她家的后院种了一院子的花,春暖花开的时节,满园生香。初春,每逢下雨天,她就会领着我们到她家的花园里,移栽各种花草,顺便讲解一些花草的种植方法。并且,过一段时间会问:你家的“指甲草”长的怎么样了?她家的“烧汤花”开了没有?……我们都得小心地侍弄从老师家移栽回来的花草,因为她还要家访呢。她待花草和孩子们一样细心、认真。

        上初中,开始学英语了,英语老师黄老师是带给我最多美好回忆的老师。她初一开始教我们英语,那时候,她刚结婚,穿的非常的时尚洋气。她的头发梳的非常好看,发辫结成五股的,再折过来,扎上一根粉红的丝绸带子,像是栖息在头上的两只粉红色的蝴蝶。她的裤子想必是天天熨烫的,因为裤子的中缝每天都是笔直的。她穿着一双高跟的白色塑料凉鞋,干净得不像是生活在农村(那时的农村还都是土路)。她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都喜欢问她问题,喜欢贴近时享受她身上的香味,喜欢看她的一双洁白无瑕的纤纤玉手。她的精致和讲究也表现在她对作业的要求上,不允许我们有一处涂抹的痕迹,否则就要打回来,重写。这也让我们养成了专心细致地做作业的习惯。在过去的乡下,她的穿着打扮,曾唤起多少青春少女的美丽梦想呀!
         高中时光一直纠结在分数、考大学之中,感觉过得痛苦又无助,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一只躲在阴暗角落里,渲染悲哀歌声的小麻雀。”但是高三复习班那年遇到的付老师却给了我阳光和自信。付老师高高瘦瘦的,一脸的慈祥。他似乎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总是面带微笑。他讲课几乎是全力以赴,常常从春天开始,一节课下来,他都会满头大汗。他教的是数学课,有时候,一道题他会用好几种方法来讲解,越讲越投入,真是有引领着我们感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一年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考了班级的第二名。过完春节开学,付老师把我们前三名的同学带到他家里,让师母炒了几个菜,招待我们吃饭。席间付老师每人给我们倒了一杯红酒,表达了他的殷切期望。二十多年过去了,想起付老师给我们端起红酒的情节,我都感觉惭愧,没有能够完成老师的理想。两年前,已有成就的杨同学想约付老师一起聚一下,令人遗憾的是:付老师已经作古,这份深深地内疚也永远地留在了内心深处。
        大学的时光是短暂的,马上要毕业了,大家纷纷相互留言,包括找老师求赠留言。那一天晚上,我们几个班干部最后一次来到班主任高老师家里,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了几个工作生活上的细节,最后每人给我们写了一句临别赠言。老师给我的留言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指导我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以豁达包容的心态看待人事。老师的提点,至今让我铭记心间。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我为人师已经二十多年,想起曾经的老师们,内心无限感怀:是他们引领我从懵懂无知,到走进知识的殿堂,那份美好的回忆,那份内心的感激,常常激励我更好地为人师。“吾爱真理,吾亦爱吾师”。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