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 徐利娟
如何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鼓励学生保持自信,如何教育调皮的学生,如何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寓教于乐……著名教育专家东子,揭开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的快乐教育法。作为施教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让教育变成快乐的事情,首先要老师快乐,这样学生才会快乐,教育才会快乐!
《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书中讲到教师面临着四种困境:没有激情、忙忙碌碌、情绪衰竭、不被理解。学生也存在着四种痛苦:沦为分数的奴隶、做了考试的机器、深陷作业的泥沼、沉于期望的深海。这些困境、困难让我们老师、学生与快乐分开。而教育是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情,因为它传承文明、塑造人类、缔造世界,我想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是快乐的、是幸福的。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自己在工作中变得快乐呢?
改变心态,轻松做老师。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观点是:一是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去教育孩子,因为这种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糟糕情绪不经意间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孩子会感到莫名的委屈;二是努力营造快乐的、鼓励性的环境气氛,让孩子们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和成就感;三是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因为一个快乐的人将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因此改变心态,才能轻松做老师。那么我们就从自身小处改变,哪怕一天改变一点,我们就会收获一点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做到自主施教,激发热情。重压之下的我们还要学会减负除压,育才授业,要学会释放压力。任何事情只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就会有幸福感,就会快乐,所以我们要付诸爱心,爱岗爱生,因为有了爱我们就会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空气都是清新的。
金庸先生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既然我们想轻松做老师,那就需要一定的知识涵养,所以作为老师还应规划自我,不断充电;要想快乐,就应该知足常乐,心境开阔,不吝微笑,收获快乐。
改变教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书中还介绍了许多让学生学得快乐,学的轻松的好方法,作为教师应该做到: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明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投其所好,激发兴趣和激情。教师要研究教法,想方设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保持自信。教师要时常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学生。用信任让学生快乐成长。
快乐是人一生的追求,作为教师,快乐教育孕育着快乐的人生,我们要珍惜这个每天又忙又累的职位,学会“累中求乐”,忙并快乐着。要让自己开心,要有一颗感受快乐的心灵,要有制造快乐的能力。用热情、激情,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
关于如何教出好学生,东子有十条建议,如第一点就提到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自然有自然的发展规律,社会也有发展规律,人在成长一样也有发展规律.而教育要发展,更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也有他们的思想。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不仅需要加强锻炼,而且需要充足的睡眠。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孩子睡眠不足的问题,小学生还好,但是临近期末,各科的老师抓紧复习,学生就整天围绕作业、考试,连课外的锻炼时间都减少了,孩子痛苦,教师也不轻松啊。其实作为教师要时刻让自己记住一点,我们面对的是是一群孩子,他们需要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需要一个自由生长,舒适身心的成长环境,需要一个尊重个性发展、尊重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平台,同时也要像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那样,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还有一点对感触比较深的就是东子书中的“换种教法更快乐”中也同样提到了兴趣。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兴趣,那么他就提不起精神来把这件事情做好,即使做好了,也不可能出色。如果能将课本中一些死板的内容上的风趣生动,孩子的兴趣被激发了,自然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了。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就更要激发孩子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改变教法,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去吸引孩子,使他们感兴趣。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因为在快乐的心境下吸收知识,知识掌握得效率既高,效果又好。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东子的书中还提到了其他一些教出好学生的方法。如: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材施教,投其所好;别束缚孩子的思想;鼓励让孩子保持自信;换位思考,尊重理解;信任让孩子快乐成长;快乐不拒绝失败等等。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是你能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能展现笑容;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就让我们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