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应当力避的几种硬伤
高考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我时常告诉学生:你们不一定都要追求写出最好的文章,但绝不能写出最差的文章;最差的文章不仅会使你的语文彻底失败,还可能使你的十年辛苦付之东流。影响高考作文得分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根据我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经验,总体上不过三个方面的因素:阅卷老师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的误差因素,考生的智力因素,考生的非智力因素。前两种因素无可避免,而最后一种因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考生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作文失误,常被称作“低级错误”或者“硬伤”。对于经历十年寒窗的广大考生来说,应该尽力避免自己的高考作文出现“硬伤”。
(一) 答错位置
现在不少的省市都实行了网上阅卷,考生的答题卡要通过高速扫描仪扫描,然后进行图像切割与数据校验,再经过数据分发整理后传给网上阅卷的老师。所以阅卷老师所能看到的只是显示该题答题区域的图像信息,如果把该题的部分甚至全部答案写在了别处,阅卷老师是无法看到的。以安徽省为例,2007、2008年答题卡都是正面有20个题目的答题区域,背面是21题作文的答题区域;这就是说,作文的全部内容必须写在21题的答题区域即答题卡的背面。可是为数不少的考生却把作文的标题和开头写在了第20题的位置,也就是答题卡的正面,这样以来,我们阅作文卷的老师看到的就是一篇无标题无开头的文章。这样的作文被定为“问题卷”,单就答错位置这一项,至少要丢3-5分。这里面包括无标题、字数和阅卷老师的情感因素。
(二) 忽视标题
有些学生可能平时习惯先写正文再拟标题,结果文章写好后却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细则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评阅,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还有的考生不注意看清作文要求,把命题作文当作话题或材料作文写,随意改动给定的标题,这样对作文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时比忘记写标题更为严重。忘记写标题,可能正文还符合题意;而改动了标题,所写内容也极有可能严重背离了命题者的意图。比如安徽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带着感动出发》,有一个考生把题目改成了《人与生》,你说他还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作文吗?
(三)出现错别字不规范标点
作文偶尔出现一两处错别字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尤其是一些很常用的字也不会写,就会被认为语文功底太差,你的得分也会大打折扣。今年高考作文每错一字扣1分,上不封顶。合肥市有一次模拟考试,其中有个学生单错别字一项就被扣了20分,在我今年阅过的作文中,有一个考生因错别字被扣了10分。
最使评卷老师生厌的错别字主要有以下情况。错字类:把“被”“初”“裕”等同类字左边的“衤”字旁错写成“礻”字旁,相反的把“礼”“祀”左边的“礻”字旁错写成“衤”字旁;把“慕”“恭”下面的“心”字旁错写成“水”字旁;把“敢”右边的“反文旁”错写成“又”字旁;把“真”“直”“善”少写一横,把“隔”“县”“迥”多写一横;“暖”写成“目”字旁;“仰”多写一撇,“柳”少写一撇等等。别字类:可能受某种外语学习机广告的影响,许多学生搞不清“的”与“得”使用的区别,把“跑得快”“记得牢”错成“跑的快”“记的牢”;把“即使”写成“既使”,又将“既然”错成“即然”;把“锻炼”错成“煅练”等等。另外还有生造简化字的情况时有出现。发生这些拙劣错误的作文,不仅评卷老师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硬性扣分,隐性失分也是势在必然。
和错别字相比较,作文中标点符号的错用与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更为严重。某市对高考作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其中被抽到的500份试卷结果如下:
使用情况 |
人数 |
百分比 |
完全正确 |
70 |
14% |
部分正确 |
320 |
64% |
一逗到底 |
60 |
12% |
不用标点 |
50 |
10% |
虽然不少省市评分细则规定标点符号错误酌情扣1-3分,安徽省今年规定扣2分。但是很可能因为标点符号错误过多造成作文在评卷老师心目中的好感度降低而失去更多的分。
正确规范的使用标点符号,除了要熟悉各种标点符号的功能,还要注意下面几个小问题,否则容易犯阅卷老师们常说的低级错误。其一,每行第一格不要加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点号,每行末一格不要加左引号。其二,标号和点号都要书写清楚规范,不能乱涂乱抹。其三,不要一个逗号或一个圆点号写到底。其四、段落末尾不能缺少表示结束的标点符号,不得加个不伦不类的圆点号。
(四) 残篇作文
照理说,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像我国台湾的高考作文因为分值不高就没有字数限制。但我们大陆的高考作文,一则分值很高,又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文考查,为了达到一定的考查目的,并考虑到考试时间等因素,一般对字数都作了规定。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规定不少于800字,个别省市规定不少于900字。这个要求不算高,因为作文题要求明确,限制较少,考生有充分发挥写作才能的余地,写满800字是不困难的。高考评分标准规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字数不够,明摆着要扣,这是显性失分。更大的问题是,字数不足,篇幅太短,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这是隐性失分。明暗夹攻,损失可就大了。
今年作文阅卷细则规定:“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以后再扣字数分。明显未完篇且不足600字的作文最高不超过40分,不足400字的最高不超过15分。”想想看,字数少到一定程度的作文得分会是什么情况?
(五)、忘记点题
忘记点题,是考场作文应当力避的低级错误。高考作文网上阅卷的现场似现代化工厂流水线,阅卷老师就是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任务紧张而繁重。有时为了赶进度,一分钟甚至几十秒判一篇作文也是常事。作为考生,你心血的结晶是给两个阅卷老师看的,你应当想方设法让阅卷老师捕捉到你的作文扣题,这样可以节省他的审题时间而不至于让他费尽心思地判断你的作文是否切题。
为此,考场作文要着意点题,开头点题,中间点题,结尾点题,要尽量地多多点题! 以2008年四川卷“坚强”为例,有的考生作文居然从头到尾连一个“坚强”的字眼都没有,那是多么的可怕啊!
(六)引用失误
有些考生想让文章更精彩,便引用了大量的名句名言,但是不注意引用的准确性,或残缺不全、或张冠李戴,甚至凭空捏造。这些明显的失误,不但不能给文章增色,反而给阅卷老师留下扣分的“把柄”。有些考生一心只为装点门面,断章取义,忽略名言的本意胡乱堆砌,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作文陷入表意混乱的状态,导致文章质量及得分等次大幅度下降。
(七) 常识错误
一篇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内容和表达,包括发展等级,有些指标的评价是有弹性的。可是如果出现一些常识错误,那就会因此闹笑话,明显是要影响作文得分的。仅就今年阅卷为例,发现不少考生的作文就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常识错误。有学生写到:“汶川大地震使许多孤儿失去了父母。” “失去了父母”说明原来有父母,有父母的孩子也能叫“孤儿”吗?还有学生说,“2008年,中国传统的吉利年,奥运会即将在我国北京落户。”照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国传统上经历了不少2008年,而且都很吉利。“奥运会即将在我国北京落户”,那外国人也不干呀!还有这样的,“在我出生的时候,医生拍了拍我的屁股,这个动作让当时的我很感动。”刚出世就知道感动,真是天才神童!有考生在赞扬一个人,说“33年(可能33岁)的他,在妻子去世后,挺身照顾婆家……”真不知道这个考生是一时糊涂,还是没有一点生活常识。
以上所列,只是最常见的高考作文硬伤,希望以后的考生能够努力避免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