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君:盲人摸象终有悟 敲击心灵伴隐痛 ——工作室活动反思
孙彩敏发起了2019-06-18
0
回复
9
浏览

盲人摸象终有悟    敲击心灵伴隐痛

——工作室活动反思

刘丽君

    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未停,高效课堂也被提得日渐响亮。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我,二十多年来,在教育教学领域,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问及语文教学的专和精而言,提起高效,实在是愧疚。  

    即便如此,长时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我,依然不减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永保有的力求上进的想法促使我不能停止语文人不断前行的脚步。于是,有幸加入了孙彩敏老师主持的禹州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这是一个抱团成长的集体,有激情,个个努力奋进,着实让我兴奋。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自己欠缺的太多了,一定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做当地语文学科的引领者。几次交流合作,领略了工作室成员优秀的个人素养,我被深深地折服:我的选择非常正确,一定得干出点名堂来,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从加入工作室到现在,已一年多的时间,在孙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开展了多次活动:集体学习、探讨、磨课、送教下乡、读书、写读书笔记、写文章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各位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我们一直走在探索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永保激情。在研学的路上,我在某些方面确实“收获”了冠以“虚”的东西。而在相当长的时间,个人素养的提升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时还会为自己的无大获找诸多客观的理由,总以自己身体不好,没精神来求得心理上的一丝安慰。如今想来,实是痛心。每次研课、讲课,都会羡慕其他老师讲课时的高效、沉稳、自然,评课时的严谨到位。而没有认真的反思自己的情况,也不曾认真地向其他同事请教。于是,“迷茫”于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特别是“主问题”的设计,总认为自己也做到位了,可效果不好。就这样,在迷茫与焦灼中,时间无情的流逝了,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

    要送课了,也是满怀信心按照自己理解的“板块式”教学模式备课、试讲,结果效果不好。

    两次送课活动之后,我也终于认识到了我自身存在的一位教师绝对不应该有的对待本职工作态度:“盲人摸象”,不动心思,难有收获,害了自己,影响了别人。

    送课返回,独自徘徊在月光下,深刻反思:这到底是怎么了?如此状态,怎能进步?如此我岂不是有负领导的培养,有负孙老师和各位兄弟姐妹的信任?有怎能面对随喊随到送我学习提高的夫君?痛后思定,我开始查找最根本的原因:一是身体原因,总是倦怠于做某件事,提不起精神,总是很累。二来应该是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发现问题的根源,我开始先调整身体状况,随即又开始认真研究各位名家、大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策略。这期间我也曾几度怅惘、几度失落。是孙老师句句温婉的话语鼓舞了我,让我找回自信:别灰心,在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慢慢来。也是的,我本以为自己教学使用了“板块式” 教学,可是“主问题”不清楚,“诗意手法”领会不到位,于是自我感觉连课也不会讲了。

    不减当年认准一件事就一定干好的热情,我认真对待高效授课方法这件事了。孙老师也与工作室其他成员在探讨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也是孙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主问题”把握不准,实际上就是教材没有研读透彻。细想确实是这样,自己不知道抓手在哪里,碎问表现很明显,同时也很是感激孙老师的帮助和引领,

    今后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再不会用潜在的意识来对待教学工作了,不再驻足于一片土地上。因为我知道,在大美语文得天下的课改时期,语文学科的前景一片光明,前方的路还很长,我必须脚踏实地,步步留痕的走下去。努力由一位“经验型”教师,转变为一名“科研型” 教师。与各位同仁一道,一起努力、奋进、成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