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浙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李颖霞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5月12日,我们这群人带着梦想,怀揣困惑,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忐忑来到了美丽的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在这五天里聆听名家讲座,凝聚知识精华。作为基层教师,我将努力奔跑,砥砺前行,现将这五天的学习进行一下简单的汇报:
一、跟随吴磊峰、杨胜大、郑志湖教授学习工作室的建设。
其中,吴磊峰老师的讲解最详细,实际操作性最强。吴老师,主要从以下三点介绍了自己工作室的经验:
首先:切入点,夯实研讨环节(共享集体的专业智慧)。
1、建立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的研修团队,是应对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与教研专任教师不足的迫切需要。
2、培育研修团队。吴老师自己组织了四个研修团队,分别是:特级教师工作室,嘉兴市高中物理创新团队,嘉兴市高中物理学科基地,省名师网络工作室。
3、如何形成团队组织结构(以省名师工作室为例)。主要有五方面:物色核心成员要常鼓励;组织骨干成员要有任务;管理普通员,有检查;强化团队目标,全体成员专业共同发展;尝试多维研讨方式。
其次:着力点,聚焦课堂教学反思自身的专业发展。
1、研讨氛围针对课堂教学,通过“听评议磨思”的研讨模式,营造研讨氛围。除听课评课外,物理研修团队的学员,定期有开课的任务。在开课学员写出教学设计方案初稿后,研修团队专门安排时间以集体磨课的方式,研讨教学设计的相关环节。开课学员有发表自己设计方案初衷的机会,参加磨课学员也有发表对教学设计看法的任务。除专家讲座外,从骨干成员开始,每人都要准备微型讲座。
2、发挥自身特长,突出各自个性,形成个人风格。
3、展示平台。主要有双高教学能手,省优质课评比,教学能力展评,自制实验教具的评比等活动。
最后:学科教学功底。
1、命题磨课培训。如选修课程开发,课程的整合等。
2、专业阅读,人文思考。吴教授提出了教学要精细务实,处事要积极向上,为人要谦虚实在的要求。
吴老师的经验介绍让我们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为我们工作室的建立提供了绝好的范本。我们初中语文工作室已建成了一年半的时间了,除了有一个“夏都小荷”的公众号,发一些工作室成员感悟、学习体会外,日常工作室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主要依靠下乡送教活动与工作室主持人的专题讲座。我们市有70多所中学,每一学期送教活动不会超过6次,这种辐射与引领作用与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与需要真的不成比,听了吴教授的经验介绍,作为主持人的助理,我会积极向主持人建议跟据实际情况按照按吴老师的方法做一个网站,尽量把我们禹州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资源共享,也把我们的教育做大做强。
二、向阮高峰老师学习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我在家的地位仅次于狗。”“自由女神,为什么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拿书呢?她在告诉我们:即使停电也要学习。”“我是个不爱运动的人,有一次运动排行4万多步,顺利登顶!别人讨论结果是:我的手机绑在了狗身上。”阮教授妙语连珠接地气,话藏机锋有智慧。机敏的神人阮教授一开场就让我们笑声不断,大开眼界。
阮老师用现场演示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在工作生活中如何搜索各类资源、如何应用各种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如何运用各种软件整合处理资源、PPT的运用技巧、无线投影的使用方法等技巧。阮老师从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其实我们都不太懂PPT、PPT演示有技巧、绕过白板,移动教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讲解,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信息技术运用的奇丽画卷,使我们充分领略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神奇与伟大!
阮老师还向与会学员提出了使用信息技术时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一是要处理好锦上添花和削足适履的问题;二是要一明白技术总是在短期内被高估,长期来看被低估。最后阮老师用故事《洛杉矶海滩上的海星》结束了精彩讲座,通过故事告诉我们要做合理、正确、智慧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引领者,为打造高效课堂、生成经典智慧课堂而努力!
阮教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实用性很强,但由于时间太短,我的基础又太差,有一种应接不暇之感,听起课来有些吃力。不过还好,阮教授又把各种插件下载的名称与网址发给了我们,课后的自我实践,还在继续进行中。
三、向吴小军老师学习如何写教育日志。
吴老师的教授主要包括两方面:
1、为什么写教育日志:写教育日志可以记录教师自身成长的历史;写教育日志可以明确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写教育日志可以进自我反思;写教育日志可以加强经验分享;写教育日志可以完善人格修养。
2、怎样写教育日志?要先选择一个本子;选择一个时间;教育日志的形式有: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随感式记录,笔记式,追踪式,研讨式等。
在吴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吴老师从参加工作便开始写教育日志,迄今已有28年,日记本用了一百多本,类型全面涵盖教育、行政、育儿等各各方面。坚持就是胜利,吴老师就是最美的诠释。
四、向李润洲教授学习研究问题的选择。
李教授从四个版块入手:1、什么是问题。2、研究问题的选择标准。3、研究问题的选择来源。4、研究问题的选择策略。李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给我们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指明了方向。
名师工作室是许昌市教育局为引领辐射带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而倾力打造的一个平台。如何更好、更科学、更规范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各位教授的讲解,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室的内涵,工作室的发展方向。不同的专家,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经验,或具体详实,或科学严谨,在让我们孜孜不倦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新内容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其它工作室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扎实有序地搞好下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名师工作室——就是要带领团队先走一步。”“先走一步”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先走一步的教研能力,先走一步的创新精神。“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而不著则虚。”作为名师工作室,则要教研并重,通过“研”促进“教”,在教中践行研的成果,反思研的过程。
五天的学习很短,但给我们留下的实践操作的路却很长。我一定以这次学习为契机,把“名师不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这句话落到实处。担负起应尽责任,不仅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要快速成长,更重要的是发挥团队力量,名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谱写禹州教育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