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路上 相伴而行
杨方芳
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色新丝缠角粽。
五月的天,像是一个最温柔的笑。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我踏上了工作之旅。这将是充实的一天,工作室早早安排了全天的活动。
依稀记得去年三月份初中语文孙彩敏名师工作室成立时,满怀激动喜悦与信心,每位成员鼓足干劲贡献力量,研课磨课、学习成长、写作练字、送教下乡,收效甚好。为了引领,辐射,重视培养,鼓励成长,本次学习活动我们的队伍迎来了四位新的同事,她们年轻、漂亮、智慧、勤奋,为我们工作室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我校在连红军书记的主持下进行了欢迎会。连书记代表工作室对新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对工作室的进一步状大,成长,表示欣喜,并寄予希望。
一群带着对语文教学火热之心的语文人,齐聚在夏都中心学校,主持人孙彩敏老师热情招待欢迎。组织高效课堂集体教研活动,并做如下讲话:1、深入研究“主问题、板块式、诗意手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新成员的加入,为工作室注入了新鲜血液,扩大了辐射面,壮大了队伍,鼓舞了士气,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3、为本学期郭连、苌庄两个地方的送课做足准备。4、在学习余映潮老师的基础上,工作室成员还可以借鉴其他名家、名师讲课经验,讲课风格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课堂语言等方面,融入到自己课堂设计中,形成个性教学。5、诗意语文倡导者王崧舟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
最后鼓励每一位成员能上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
清脆悦耳的铃声将我们带入研课活动中。
《一滴水经过丽江》由温文尔雅的苏小菊老师做课。一滴水的踪迹:优美的曲线展示一滴水经过的地方,变化过程,思维导图的形式,形象生动。一滴水的心愿:以“我要去四方街,因为那里有——”从历史悠久、自然风光、建筑之美,品味文章内容。一滴水的情怀:“这是——的一滴水,这是——的丽江”抒发情怀,书写感受。别样的设计,别致的角度,一定是深思熟虑后的方案,我赞赏,我敬仰,我要学习。
《演讲稿的写作》由博学智慧的苏庆端老师做课。以习近平总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时的演讲为例,引出演讲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回顾演讲稿的特点;二是学习演讲稿的具体写作技巧;三是当堂训练演讲稿的写作。课堂安排合理有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紫藤萝瀑布》由勤奋踏实的徐自娟老师做课。课前紫藤萝图片导入新课,介绍背景资料、积累美词,课堂设计三个教学活动:
一:赏花,品味语言。朗读描写紫藤萝花的语句,在读中感受紫藤萝的繁盛美丽,生机盎然。读出层次、读出变化、读出想象、读出欢快、读出生机、读出急切、读出飘渺轻松的感觉,将朗读进行到底。
二:忆花,解密情变。出示助读资料,了解人花的不幸遭遇,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悟花,领悟真谛。紫藤萝告诉我们: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徐老师细致分析、认真讲解、板块清晰、学生思考积极,讨论热烈,让人赞叹!
“科研兴教”不只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事落实于行动。一人讲课,多人评课,讲者认真备课,听者仔细记录。评时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精修细改,磨课就在你说我言中热烈的进行着。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触动了心灵、提高了技能、促进了自己专业化的成长。
笔尖在流淌着文字,思想在成长中升华。在研学路上,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共同成长,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相信我们会有共同的进步与提高。教研路上,相伴而行,我们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