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路上,我永远是学生
——高效课堂研课,磨课反思
苏晓菊
2019年5月9日,阳光明媚,我们初中语文孙彩敏名师工作室成员如约而至,齐聚在夏都中心学校,进行一场“主问题、板块式”高效课堂的研课磨课之旅。
5月9日,真是充实的一天,从早上7:20到下午6:00左右,满满的7节课。加上课间及下午第四节的评课,一场场研讨,一个个问题,一次次的剖析,让我们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
今天的学习,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和思想上的洗礼,引发我对自己的教学和自己专业发展的思考。
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教学,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今年3月份,在许昌市一中,我也曾听过余老师亲授的文言文,现代文,自认为对这样的板块儿教学也算深为了解。
但是今天伙伴们的课,还是带给我很大的震撼,让我深受启发:课堂的展示以及课后的评课交流,每个人对教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深深感叹他们对于课标,对教材的把握,也让我深深地觉察出自己衣袍包裹下大大的“小”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也许说的就是这种情景。
回忆自己第一次神垕送课时的窘境,紧张的心理,那种临阵想逃脱的想法。是伙伴们热情的鼓励与肯定,让我镇定下来。迈开锻炼自我的第一步,也回想王君老师曾说过,一个年轻的教师要敢于死在公开课上,虽然我不算年轻,但我不怕,因为有一群优秀的队友,就算课上的不太理想,问题一大堆,只要真实,只要努力,只要敢于横下一颗心,就有接触阳光的可能。
时至今日,虽没有当日的慌乱,但我深深知道,优秀的队友等我改变,我不能停下脚步。
带着要敢于死在公开课上的心理。再次踏上了今天的试课。虽然今天的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还是不太理想,但我知道我今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小步。
5月9日是充实的一天!是感动的一天! 是成长的一天,是收获的一天,也是自我唤醒的一天!
古人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伙伴们们就是我的镜子,从今天的他们课中,我深受启发。特别是苏老师,自娟老师,他们的课,让我充分领略了知识的积淀和基本功的深厚,真正做到了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人创造课,课也创造人,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真正的融入了课堂。一次次精彩的展示,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给我们一份“惊喜”。
今天,我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透过厚厚的冰层,我可以想象到,他们是怎样利用点滴的时间,来成长自己。特别是今晚,我看到学习群里几位伙伴发图,推荐余映潮老师,王荣生老师的书籍,我很受感染,伙伴们都在努力的向下扎根,努力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今天的研课磨课,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也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还有慧雅授课的认真新颖,绿红老师,丽君老师,焦老师,他们那份沉稳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带给我思考的同时,也为我指明了方向——只有俯下身子,潜心研究,教学,教育教研才能达到更深的境界。
和一群优秀的,志同道合的语文人一起走在学习的路上,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只是在教育的路上,我永远是学生。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我想:我能在孙老师的引领下,在工作室各位家人的帮助下。打开自己,唤醒自己,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成长,让缺憾的课堂不断走向完美。
亲爱的家人们,深深的感谢你们。也祝福所有的家人们,都能绽放我们生命的美丽!
2019年5月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