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人生初见,暗自芬芳 ——第一次参加工作室活动反思
孙彩敏发起了2019-06-18
0
回复
9
浏览

人生初见,暗自芬芳

——第一次参加工作室活动反思

张晓红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五月了,下了楼,又折返回去,拿了本书。这是我第一次去参加工作室的活动,有点紧张。

    居然还有欢迎会,校领导连书记也来了,为我们新加入的四个。真是又紧张又幸福。彩敏姐似从江南来,衣服古意典雅,未语先笑,如花在野,如玉在身。一开口,又不一样了,干脆,利落,有筋骨。她说,我们要学习余老师的“板块式、主问题”教学,要追求诗意语文的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七点半,小伙伴们到齐,八点,就要开始第一节的观摩课了。时间有限,对于我这个插班生里的学困生,她轻轻的挑开了尘封的帘栊,给我打开一个窗口。“余映潮、王崧舟、黄厚江、王君、熊芳芳、董一菲......,青春语文、生命语文、诗意语文......”,教学十余载,一直似在茫茫黑夜,孙老师让我听到轻叩门扉的声音,她已把路径探好,这门板上的笃笃声,将留存在我的记忆中,等待我进取心和学习力的自然回归,然后再把思想的砖瓦认真垒建。

    工作室里的很多老师,我倾慕已久。记得和晓菊老师,绿红老师一起参加了17年的名师选拔。预赛她们两个都是组里的第一名,我排在绿红老师后面,第二名。可惜我那年职称级别不够,没能参加决赛。但当时燕老师的课,就俘虏了我。晓菊老师更不用说,我们学校方明老师和苏老师相熟,跟我说了几次:你应该认识下晓菊,她有才又勤奋。苏庆端老师,文章写的好,早已加了好友,只是没聊过,没见过。方芳,更是优秀的老朋友.......有时,真的觉得,一切的遇见都有因果,不曾同路就不会有相逢的喜悦。在这个芬芳的五月,我将幸运和梦想轻轻的放在字中,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华丽蜕变。

    “主问题,板块式”教学,也去许昌听了几次。听余映潮老师讲过几次,蔡水英工作室老师讲过几次,并没有太突出的印象。倒是我们工作室的几个老师,给我的震撼相当大:怎么可以讲的这么好了?然后回思自己去许昌听的课,都白听了。当时去听课,是为了完成学校给的任务,带着旁观者挑剔的目光,不是去学习的,似乎。而当身边的人已如此出挑优秀,自己才突觉兵荒马乱。一节课讲完,评课,自己像傻子一样,无从评起,怎么评?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多长时间没读过书了?多长时间没有认真的钻研教学了?说句没脸说的话,这些年,我用过的课本,堪比新书.......,就在昨天,我还笑说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你太较劲了,简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中,所向披靡而求索。今天 ,我终于知道 ,我和人家,隔了一条银河。长久以来,一直把自己浸润在烟火纷忙中,以后,也该渗透在笔墨书香里了,要学会积蕴和删减,争取不拖工作室后腿。

    有一年寒假,在山上,拾了一个鸟巢。拿回来,老人说,鸟巢都是用耐磨、柔韧的材料铸成的,若是从外面衔回坚硬的材料,鸟就会用喙啄磨,用唾沫浸泡,甚至是用血让材质变软,变柔。每一个鸟巢看似平静,里面却含着温柔的体温。工作室的成员,给我的,就是这平静柔韧的力量。自娟老师说,她是利用五一假期备的课,在上课前还在为“状物抒情散文”几个字斟酌,丽君老师边开会边读余老师的书......,靠近这些走的远,看的高的小伙伴,我深深的感到了坚持的重要,生命的高贵和教师的幸福。已经三十七岁了,早觉得自己的人生已过尽千帆,不会再起微澜。没想到,在夏都中心,孙彩敏名师工作室,再次春潮涌动,绵绵不已。时间老了,日子倦了,好在我来了,慷慨的传授和认真的聆听,成为了一种绵柔浓烈的接力。

    中午回学校拿听课记录,太阳很大,有人撑着伞,像一朵盛开的桃花,边走边开。突然觉得,孙彩敏老师就是花萼,托举着一场太阳雨,也托举着工作室小伙伴们的春天。而我呢,先把心尖献出来,不急着开花,去买几本书,做成船,慢慢悠游,用心感受,工作室的伙伴们已经把美好铺排,先这么努着劲,说不定,风一吹,花和人,就都开了。

    研讨进行了一整天,从夏都中心出来,已是傍晚,迎宾路上,有树低头,向黄昏伸出优美的脖颈。五月,已是如此的蓊郁和茂盛,轻轻地伸出手,接引这所有的温柔。2019年5月9日,是充实的,收获的一天。这初次相遇,让我暗自芬芳,暗自欢悦。这遇见,丰厚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我这单薄的生命个体。骑着电车,往前走,是的,我要加快步伐了,翻过高山,正遇江海,行过雪原,恰逢花期,这或许就是我们语文人行走的意义。感谢你,让我同行。

                                                                                                        2019年5月11日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