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端:信心来自努力 ---参加孙彩敏名师工作室活动有感
孙彩敏发起了2019-06-18
0
回复
9
浏览

信心来自努力

---参加孙彩敏名师工作室活动有感

苏庆端

    自信一直是我的天敌,作为初中语文孙彩敏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最近通过参加两次活动,我增加了自信心,充分感受到信心来自努力。

    去年4月,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加入了禹州市初中语文孙彩敏名师工作室,但我一直很不自信,总觉得有滥竽充数之感。

    第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之前,我私信给主持人说暂时不要安排我去讲课。哪怕安排我第二次、第三次送教下乡也可以。因为我不自信,怕讲不好。

    我还暗自告诫自己:“不要怕,争取在第二次或第三次送教下乡活动时,自己主动报名,积极参加。”

    谁知,第一次去褚河镇阁街学校送教下乡,评课期间,该校一位老师从一个很小的细节,给我们工作室提了很高的要求。他最后还说,我们工作室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代表禹州市教育教学的最高水平,工作室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应代表禹州市教师的最高素质。其实,我们工作室成员并非都是名师。我觉得,我们只是一批愿意在语文教研之路上积极进取,努力探索,热衷于语文教育事业的语文人;我们只是在省级语文名师孙彩敏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努力进步的一批语文人;我们只是想抱成一团,共同教研,共同进步一批于语文人……

    当然,我们的梦想就是想把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打造成代表禹州市语文教育教研的最高水平,我们努力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力争使自己的言行作为禹州市教师的行动航标。

    即使这样,我还是感到压力异常大。这位老师的话,一下子把我刚刚为自己树立的信心浇灭了。我想到了退缩,退出这个工作室,因为我的教学能力无论如何也代表不了禹州市最高水平。

    真能退缩吗?不!不能!!我们要成长!我们要进步!!

    从此,自己暗下决心。认真读书学习,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参加校内和工作室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坚持写教育随笔,教育心得,从中回顾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朗读水平,以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

    就这样,我忐忑不安地学习着,努力着。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无知,越学习越觉得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我多么希望一下子把需要的知识装在脑海里啊!

    一转眼,到了今年3月22日,孙老师在工作室群里下发通知,说接禹州市教体局领导通知,3月26日去浅井镇中心学校送教。送课教师是我和无梁镇中心学校刘老师。

    终于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硬着头皮上吧,哪里有什么退路?工作室共十个成员七个都送过课了。

    于是我静下心来,决定把自己刚讲过的口语交际“应对”作为讲课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的得失加以精心修改。

    这可是我第一次到外乡镇学校讲课,又是教体局领导安排的,我不知道会有哪些领导参加,也不知道都有哪里的老师前来听课。总之,我把场面想象得很大。场面越大,压力越大。主要是怕丢丑,丢了自己的脸面,更丢了工作室的脸面。其实我们是抱着交流学习的态度去上课的,但是,我发现发出送课邀请的学校可是抱着让我们传经送宝的态度去的。我们怎么会没有压力呢?

    我准时赶到了上课地点,看着我的名字被醒目地印制在最显眼的教学楼前的横幅上面,我立刻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心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前来听课者的期望。

    为了达到满意的上课效果,上课前几分钟,我用幽默的语言和同学们沟通交流,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课堂氛围一下子和谐了许多。

    课堂上,讲到“应对技巧”时,除了列举古今中外典型的例子,我以“今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院,习近平主席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时的“应对”为例,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应对”在如今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学习“应对”的必要性。

    习主席的应对场景是这样的: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突然问国家主席习近平:“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听到众人的笑声,菲科补充道:“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多么精彩的回答啊!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属于一般性提问,没有恶意和刁难。习主席沉静而充满力量的回答,很客观地表明了自己责任重大和为了国家的忘我胸怀。

    我列举了生活中大量新鲜精彩的“应对”例子,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到了下课时间。

    虽然这节课还存在不少值得商讨的问题,但我从学生满意的表情和听课老师赞许的目光里以及最后的评课环节,我感受到这节课是成功的。

    评课过后,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想,我今天没有白来,我应该没有辜负与会老师的期盼吧?这次努力,这次成功,增加了我讲课的信心。

    眨眼,到了5月,我们又要准备去给两个学校送课。为了尽力把课上得更好,主持人孙老师决定,安排七位老师每人先准备一节课,5月9日在夏都中心学校试听、磨课。

    这次,我准备了一节作文课“演讲稿的写作”。课后评课环节,听课老师给我提的修改建议不多。并且这些建议通过大家讨论,觉得也不成熟,还有待商讨。反思这节作文课,备课时我也思考了几种方案,但是各有利弊,很难取舍。

    上好一节语文课实属不易。常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以往听部分名师的课,不同的专家评课时还有褒贬不一的现象,何况我们这些小卒呢?

    无论怎样,通过参加工作室这两次活动,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两次自以为小小的成功,大大曾加了我继续在语文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我要像习主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那样,“我将无我,不负学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语文之路。

                                                                                                         2019年5月10日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