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等等灵魂
孙彩敏
忘不了,那一幕。
暑假里,生活节奏慢了下来,读读书,健健身,漫漫步,看看云,弄弄草,嗅嗅花。不用睁开眼就想学生的事;不用匆匆洗漱,一溜烟的赶往教室;更不用等待时间及时清点人数,督促卫生,安排早读……开始一天的琐碎、具体、忙碌、时而有序,时而无序的学校生活。
那天,要去市委大楼领份文件。通常情况下,我的出行方式是公交,毕竟禹州的公交现在规范多了,也及时得很。有时候,为了赶时间,等不及公交,才毫不犹豫的打的,没办法,恋教室,节约时间嘛。六年的驾照也只是一证,车技不行,也无心在此用心。
出行之前,我先步行办了一点小事,这样一来,距离6路车站点就有一段距离,怎么办?要在以前,我可能直接拦截出租车。然而,这次我选择穿过一条老街,去坐6路车。估计穿越老街需要十多分钟,不急,我有时间。
午后的老街是寂静的,撑着遮阳伞,穿行于老街,嗒嗒嗒嗒,鞋子扣击着石子路,声音显得古老而悠远。时有凉风吹来,带动衣裙,有飘飘欲仙之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破旧的老院老屋在鳞次栉比的新建的楼房的掩映下显得更加沧桑,也更加温馨。
一个画面震撼到了我:老院,老屋,干净,有序。窄小的门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瘦弱的佝偻着背,圪蹴在小凳子上,手捧一本书,几乎是趴在书上,专注投入的看着,书随着眼睛在左右的移动,那么安宁,那么静谧,那么钻肌入骨!似乎渺远了喧闹的世界,渺远了一切,与书完全融为一体。在他的跟前放着一个小凳,凳子上放着一个小碗,碗里是一串新鲜的葡萄,一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老人!而就在距离老人约100米处“天天艺术”辅导机构门前熙来攘往,接送孩子的私家车、电车、自行车川流不息,好不热闹!
不知怎的,这个画面一下子触动了我:一个老人,也许行将就木,他还在阅读,无比的投入。人们常说,读书能修心,修心能悦容。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心头忽然映出前几天读到的几句话:“读书并不能让人一夜暴富,为什么还要读?不读书,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而读书的人,则能从每本书里看到这世界的不同侧面,学识与情感都在阅读中自然丰厚。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现代人生活节奏确实是快的,有的时候就容不得你回味,你必须不停的奔波。然而有谁想过,让自己慢下来,读读书,等等灵魂?
我庆幸自己在这个暑假的闲暇,读书,疯狂的读,痴迷的读。先是补了统编教材规定的必读篇目《昆虫记》、《平凡的世界》三部;接着网购了熊芳芳的《语文审美教育12讲》,《高考微作文》,汲安庆的《中学语文名篇新读》,《中学语文名师教例评析》,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五本书基本上同时开读,这本读累了,换另一本,交替进行。同时一个学生送来了丁立梅的《风景这边独好》,她叮嘱我一定要先看,这一看,就“喜新厌旧”,隐退了其它几本。还有一学生送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先读了几篇,知道了书的大概,慢慢咀嚼消化吧。
这个假期女儿、儿子都没在家,各忙各的事,我这个母亲不用考虑他们的一日三餐,这节约了我好多时间,最近又在用中药包调理身体,就谢绝了一些应酬。安安静静的,我可以恣肆的读书:早上醒来,长长的上下午,晚上睡觉前,一天至少可以有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读书。偶有电话打来,询问我做什么,实话实说,那边似乎不可思议,这年龄,还有闲心读书?与一青年聊天,问最近做什么,读什么书,她发给我一个背包的图片,告诉我,她经常旅行,静不下心读书。我惊异:不读书怎么教书?
阅读,会让一个人的灵魂和容颜变得优雅;阅读,滋养我们的生命和灵魂。阅读,就是灵魂间的对话——与书的灵魂、与书的作者的灵魂、与书的作者笔下人物的灵魂、与自己的灵魂之间的真情对话!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教师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不读书,怎么安放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