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不该高兴
燕绿红
下午第一节下课碰到一位值班领导。他笑眯眯地说:“今天中午值班时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你们班的学生把校报上你的照片贴到学生证上了。”我又是疑惑又是想笑。我们学校有个制度,学生进出校门要凭学生证,学生证上贴着学生本人的照片。有些学生,专门把自己所崇拜的明星、偶像的照片也贴在学生证上。最近一期的校报刊登我的文章时,选了一张我的工作照作为配图。难道我也成了他们的偶像?这样一想,有一点儿窃喜。
第二天早读,学生给我背书时,我照常翻看他们课本上的笔记,并指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结果,我发现我的照片赫然出现在学生的课本扉页上!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同时记起我自己上初中的时候,电视上正热播《射雕英雄传》。同学们之间流行的贴画和海报就是里边儿的主人公。我特别喜欢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那明媚的笑容, 所以也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贴了许多她的头像照。而我刚踏上讲台的那几年,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本上出现最多的是古天乐和李若彤,当时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热播中。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除了床头、墙壁上的海报外,笔记本、课本、水卡、饭卡、学生证都成了他们贴画的载体。学生们喜欢的有华晨宇、迪丽热巴,易烊千玺、邓伦等等。和我们的初中时代一样,影视歌三星都有。跟我们不同的是,由于信息的快捷化和媒体的迅疾发展,他们从出生到成长都有不同的明星相伴。被他们和偶像等同,我有点儿自得。
早读下课,在办公室聊起这个话题。有的老师说,“能够被学生打心眼儿地喜欢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儿啊!”而有的老师却说,“被学生像看演员一样看着,有什么好的!”我怏怏不乐。难道作为老师,被学生这样的喜爱,我不应该高兴吗?
大家的议论从影视明星到各种娱乐明星,再到科学明星,而我的心也起伏不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自然不反对生活中的娱乐性,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成长过程当中偶像的引领性。一个长期喜爱娱乐明星的人,和一个长期喜欢科学明星的人,他们的成长道路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语文老师,肩上的德育担子很重。学生各种好的习惯、好的品德的养成与语文老师的引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究竟应该把学生引到哪里去?科学自然是正统。可是,在科学上做出杰出成就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中的大多数,到最后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做着平凡的工作,成为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中平凡的一位,尽职尽责地在各自的岗位上散发着或微弱或明亮的光芒,为家庭的老人孩子劳累,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费心。这些普通人,包括我们在内,生活当中仍然有科学的存在,也不会缺乏娱乐。试想一下,如果生活中缺少了娱乐,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贫瘠?
想到此,我又释然了。我既然是一个普通的人,自然就要享受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被学生喜爱,就微微一笑;被别人批评,就皱皱眉头。该备课啦,就打起精神;走上讲台儿,就意气风发。开开心心地告诉自己,我就是个普通人!哈哈!
所以,当帅气的徐同学双手捧着我的照片虔诚地请我给他签名时,我潇洒地一挥而就。高高兴兴进教室,快快乐乐做老师,兢兢业业来工作,明明白白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