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方岗镇杨北小学 李志婉
【教材分析】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但在读完课文之后,读者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本文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学生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教材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锻炼创新素质。
3、情感与态度方面: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准备阶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一个问题:小村庄的变化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创设情景,读中释疑
1、原来的小村庄是怎样的?
①自读课文思考:这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呢? [板书:美丽]
②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村庄的美丽景色。
二、思辨探知。
(一)前后对比,产生疑惑
1、教师引导:多美好的生活环境啊!你们愿意居住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吗?可是,这个美丽的村庄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最终的小村庄是怎么样的?[板书:消失]
解析重点句子: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这一句含义深刻。“得到的一切”一场大雨过后“什么都没有了”,突出人们乱砍滥伐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同时也衬托出灾害的无情,警示人类如果破坏大自然,大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后。感受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课的重点。)
(二)探究阅读,感悟交流
1、探究:小村庄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句子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① 引导想象,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环境的随意性和严重性。
②师小结: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原因,都能用锋利的斧头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品析,如“谁家……谁家……”,“拎起”等一些重点词句,很好地表现小村庄的人们没有约束与限制,上山砍树非常随便,强烈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
2.思考:小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即小村庄的变化过程,找出相关的语句。)
句子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教师引导感悟:
①课件演示:家家户户砍树、年年代代砍树→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环境恶化
引导感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还在持续着,环境在不断地恶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小村庄的灭亡是与村民愚昧的思想和错误的行为造成的,家园的破坏是村民咎由自取的。
3.自主思考: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原因是人们没有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过度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致使村庄最后消失。
学生较容易找出的是过度砍伐树木和没有环保意识,对于贪图眼前利益这一点还不能把握,教师引导学生从村民砍伐树木是为了造房子、做家具、当柴火这一方面来理解,认识到村民好像过上了好日子,其实就是贪图眼前的利益,导致家园灭亡。
(设计意图: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
三、全文输理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原本风景优美的小村庄,由于( 乱砍滥伐 ),导致( 环境恶化 ),小村庄被洪水卷走得悲剧,告诉我们要( 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的道理。
四、当堂检测
一、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字母)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D.反问
(1)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
(2)这样乱砍滥伐,小村庄怎么可能不被洪水卷走呢?( )
(3)山坡上裸露的土地像一块块难看的疤痕。( )
(4)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 )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环保的广告语。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懂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板书设计】
美丽 消失
(设计意图:这堂课的板书设计紧紧扣住课文的写作主线:导致小村庄从美丽到一无所有转变过程及其原因。非常简单但又层层深入,清晰,重点突出,从直观上一目了然但又意义深远,从而深化了整个主题——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