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
康雪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通课文,认识“拜、侯”等五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学会简要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学会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用成语概括本篇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质疑,导入新课。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国之瑰宝,引以为傲。(课件出示四大国粹)四大国粹,名扬中外。特别是中医文化,千年传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中医医祖扁鹊有关的寓言故事。(板书:扁鹊治病)
同学们看到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学们的思维真活跃,今天,我们就用观察、思考、积累、感悟的方式来学习。
认识扁鹊、明确目标、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扁鹊简介。 2、课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
a、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b、看看扁鹊一共拜见了几次蔡桓侯,找到表示故事发展先后的时间词语用横线画下来,了解蔡桓侯的病情是怎样发展的。 (板书四次拜见的时间)
三、探究新知。
(一)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特点。
1、蔡桓侯的病情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神医扁鹊都无法医治的地步?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表格(每组分别完成一横列),了解故事情节。
扁鹊诊断蔡桓侯病症专用诊笺 |
|||
时间
|
诊断结果 |
治疗方法
|
蔡桓侯的态度
|
有一天 |
病在皮肤
|
热水敷烫
|
不相信
|
过了十天
|
病在皮肉之间
|
扎针
|
心里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
十天后
|
病在肠胃
|
服汤药
|
非常不高兴
|
又过了十天
|
病已深入骨髓
|
只能等死
|
感到奇怪
|
2、通过表格,我们对故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从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法上看扁鹊的医术怎么样?(医术高明)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杏林春满、对症下药等)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
3、从蔡桓侯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是拒绝治病的,可扁鹊一直在劝说。请同学们从课本中划出扁鹊三次蔡桓侯治病的句子用曲线画下来,体会扁鹊的心情。
扁鹊的心情是怎样的?(一次比一次焦虑)从中可以看出扁鹊很为病人担心的高尚医德。再来看看蔡桓侯的态度,可见他是什么样的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等)
指导朗读:女生读扁鹊的话,要重读加点字体会其心情。男生读蔡桓侯的态度读出他的固执。
四拜四拒。下面找同学用两句话说说后来怎样了。五天后,蔡桓侯派人请扁鹊。(板书:五天后,派人请扁鹊)扁鹊早已跑到秦国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学习、练习、展示简要复述。
刚才我们对故事有了很深的印象。下面我们来学习怎样简要复述。
明确简要复述的方法。
、时间、扁鹊指出病情、蔡桓侯的态度这几个信息对故事的推动很重要,是不可缺的。
(2)、人物对话可以进行转述,说清楚对话的目的或结果即可。
(3)复述时,一定要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做到有感情复述。
2、练一练: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1、改为转述句。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他看来,蔡桓侯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在改为转述句的基础上,表达更简练些,大意说出来即可。
大显身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接龙交流。
(2)、进行全班复述交流。
(三)拓展与感悟。
1、拓展:蔡桓侯的结局很悲惨。你有什么想对蔡桓公说的吗?
2、引出成语讳疾忌医、防微杜渐,并出示成语的含义。
3、从《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学会防微杜渐。针对自己的错误要及时亡羊补牢。
(五)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复述给你的好朋友听。并告知他故事蕴含的道理。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以下两本书。其中的道理会助我们健康成长。
(六)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侯
有一天→ 过了十天→ 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五天之后,派人去请扁鹊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