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认知起点使教学活动行之有效
朱小燕发起了2019-07-25
1
回复
31
浏览


认知起点的准确把握,可帮助教师进行“点穴”式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纳为以已有经验、知识、情感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一、把握起点,提高学习目标的准确性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灯塔,是方向,也是结果。找到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和经验起点,可以最科学、准确地确定学习目标。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之前,对学习前测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均见过百分数,对百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学生都会读百分数;大部分学生会写百分数,80%左右的学生书写比较规范;但是学生对一个具体的百分数的意义表述不完整。由此,确定学生的认知起点是:读法都会,写法有待进一步规范,对百分数的意义,基本停留在分数意义的理解上。这说明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只是初步的感知。在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后,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用语言准确表示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通过小组合作,经历归纳概括的过程,理解百分教的意义,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通过对多种信息的处理,提升思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二、关注起点,提高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读懂学生的认知起点,还要找到“学”和“教”的对接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置学习内容。
比如,通过“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学生举出的例子中,百分数均是分子是整数且小于100的,这是学生对百分数认识的起点。因此,在百分数的读写环节,我设置了如下学习内容:环节一,同桌两人相互读读百分数、写写百分数;环节二,规范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环节三,按照规范的书写格式再写写百分数,“看谁写得规范、漂亮、又有些特别”;环节四,指出“特别的百分数”的特别之处。这几个环节层层递进,“于无向处有指向”。环节三突出“特别”,学生写的时候在脑海里必然会搜集生活中见过的百分数的样子,经过信息的筛选,分子大于100和分子是小数的百分数产生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逐渐趋于完善。
教材上对于部总关系的内容较多,对于量与量的表达有所欠缺。但实际生活应用中,量与量的对比则多。那我们怎么整合百分数的教学就显得更重要。

所有回复
  • 宋亚丽 2019-07-27

    教材上对于部总关系的内容较多,对于量与量的表达有所欠缺。但实际生活应用中,量与量的对比则多。那我们怎么整合百分数的教学就显得更重要。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