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由吴正宪老师主编的《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这本书。这本书是由吴老师主编的儿童数学教育丛书中的一本。寒假里买了这本书后,翻开看了几页,我就如获至宝,从买来至今反复研读。如同书中所说:“对话”也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一种强调沟通合作、注重互动交往和创造性开发的教学方式来说,“对话”被引入小学数学课堂,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特点,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式”的课堂,把单纯的讲授变成了平等的对话,它强调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思考。今年我校提出打造“四真”课堂,即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真自主、真合作、真探究、真表达,而数学学科是让学生在大问题引领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表达的学习活动,这个过程少不了对话,无论是师生对话,还是生生对话,都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观点与观点的交流,能够引起学习的发生。
这本书主要围绕“儿童需要对话”展开,从对话需要读懂、对话需要伙伴、对话需要分享、对话需要活动、对话需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议。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里面满满的都是干货。每一篇章都是通过“教学故事”引出问题,再通过“吴老师说”分析点评,继而通过“为你支招”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策略,最后通过观点聚焦“再次点明主旨,帮助教师获得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读懂学生是基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生成我还不能应对自如,面对学生的错误有时候会不知所措,而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以及一些错误,恰恰能成为良好的教学资源,如何把握和利用这些资源呢,前提是要读懂学生。 一堂读不懂学生的课,儿童思维是凌乱无序的。反之,读懂儿童的课,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儿童的思维是立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