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黄浩宇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33
浏览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鄢陵县实验小学    黄浩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捡到的学习用品、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有几样东西想请你们来看看,这些是什么呀?

生:铅笔 橡皮 尺子。

师:孩子们真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文具,老师想请大家想一想,他们怎么跑到老师的手里来了呢?

生:同学们不小心把他们弄丢了,被其他同学捡到放到讲台上了。

师:你分析的真棒,你是一个爱动脑子的好孩子。 是呀,老师最近发现咱们班的讲台上多了许多这样的文具,很长时间都没人来认领,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叫贝贝的小姑娘,看他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我们。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5课《文具的家》,(板书课题)

二、出示课件复习生字词

1、给生字找朋友。

2、认读生字词,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组织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朗读。

4、开火车读。

三、精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指名朗读。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组织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贝贝都有哪些文具?

(铅笔 橡皮 转笔刀)

5、 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要做到爱护自己的文具)

6、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7、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四、口语交际训练

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3、评价、表扬鼓励。

4、“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四、拓展延伸

1、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出优胜者,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五、板书设计

     15文具的家

        ↓          爱护文具

        文具盒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