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刘智慧发起了2019-07-26
0
回复
12
浏览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鄢陵县实验小学  刘智慧

 

假期学校组织了我们学习,听了市教研室的张红娜老师为全体教师进行的读懂学生,静待花开的讲座。可以说让我们收获满满的,活动结束了我却意犹未尽。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的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对待孩子就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去对待所有孩子的行为,张老师的讲座给我几点深深地思考:

 

  • 读懂学生的表情

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他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小学生的眼神里想我没传达着 非常丰富的语言,无论是喜悦、忧虑、惊讶、疑惑、期待、满足……只要我们用心,都可以从学生丰富多彩的眼神中发现其内心世界的蛛丝马迹,从而达到更好的和他们沟通、交流、相互了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的眼神有时候会说话,对知识的领会、困惑、顿悟,对课堂气氛的满意、适应等都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出来。我在上课时,应尽可能以敏锐、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保持目光接触,同时有效传递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根据学生眼神所传递的信息,我试着学会“解读”,从而适度地调整节奏、声音、和讲解的方法。在我们目光的相互交流中得到学生的信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因此而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我。更加热爱学习。

  • 读懂学生的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是五花八门,读懂这些错误,其实就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对错误,不要斥责和埋怨,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在这里犯错误,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去探寻错误背后的信息,是教师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在和学生一起从错误的认识中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找到错误背后的问题,学生才能在“犯错、识错、知错、改错”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认识,锻炼思维。读懂学生的错误也是教师宽容心态的体现,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的鼓励。

  • 读懂学生的心理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人”,是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虽然在行动上常常表现不成熟、无知、不谙世事,但这正是他所处的年龄特点。我要读懂孩子的心理,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这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学习

他种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独到创新的管理方法,学习他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学会用心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虽然讲座结束了,却给我留下的思考不止于此,只有读懂学生,教师才掌握了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也只有读懂了学生,教师才会真正“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表现是“因何而起”,学生的反应是“何以如此”。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蹲下身来,静待花开!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