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方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议?
caodan1122发起了话题2019-08-07
13
回复
59
浏览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方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呢?

所有回复
  • 徐宁 2019-08-09

    1.自我制定规则

    2.自我约束

    3.自我遵守规则

    4.持之以恒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徐静 2019-08-09

    1.重视家校合作。

    2.面向全体,渗透学习习惯。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常艳丽 2019-08-09

    1、首先培养责任感。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有责任心的话,那么对学习也会如此,对学习就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专心听讲。最后,专心做作业。

    2、建设良好班级,营造学习环境。

    3、以身作则,用榜样力量培养习惯。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王颖静 2019-08-09

    家校合作最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梁芳 2019-08-09

    1.在学习方面,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独立思考,最好自己寻求答案,而不是依赖别人。
    3.养成阅读习惯。小学阶段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扩大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hanguiqing 2019-08-09

    1.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培养习惯.2.家校合作.3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hanguiqing 2019-08-09

    1.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培养习惯.2.家校合作.3.严格要求.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滕肖利 2019-08-10

    1·、重视家校合作。

    2、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王保来 2019-08-11

    1、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这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2)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觉研讨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注意结合各学科的具体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放任自流。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还应教会学生形成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但要教育学生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3)联系学生实际,知识和道理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2.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对小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3. 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好的行为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活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
    4.重视家校合作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权威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对此,我利用每月接送孩子的时机,向家长了解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培养,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司春蕊 2019-08-12

    以身作则,约束自己,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孩子,合理制定班规,严格执行,并做到持之以恒。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