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我在刚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一年级的小同学,粉嘟嘟的小脸蛋,笑起来一个比一个可爱。而健康作为一门副科,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每次都是欢呼着,迎接我的到来。
我上课气的氛总是异常的热烈,问题抛出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举起小手,但在这一片热烈的氛围中,我注意到了他,一个黑黑瘦瘦的小男孩,蜷缩在自己的座位上,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后,就低下头,好像生怕我会找到他。听班主任说这是个没什么信心的后进生。不想回答问题?我偏偏要找你。每次我请他起立回答时,他都慢慢的站起来,头埋在胸前,用比蚊子大不了多少的声音回答,“你回答的太好了,下次也要这样,请坐。”他似乎没想到我会这样评价,一下抬起了头,双眼闪烁着,兴奋了脸都红了。
第二周的课堂上,小男孩一反常态,非常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水平有限,常常答错,有时甚至引的哄堂大笑。第三周、第四周依然如此。这对其他同学的学习实在是个不好的影响,我是不是该阻止他一下呢?我有点按耐不住了,于是,当他又一次举起了手,我看向他的方向,说道:“各位同学要仔细思考后再回答问题,不能随便乱答”。他应该意识到了我在说他,默默的放下了手,头又一次埋在了胸前。这节课,他很沉默。
接下来几次课,他都很沉默,不再举手回答问题了,也不再听课了,作业也写的乱七八糟。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上课不听课,不回答问题,作业还写的乱七八糟?”突然,他眼眶红了,眨了眨眼睛,似乎是想把眼泪憋回去,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委屈的哭了出来。“老师,我怕说错,我怕同学们笑我,我怕你不高兴。”“别哭了,你回答问题我其实很高兴,就是希望你能多多思考后,再回答,这样才对你自己有帮助。”
事后,我反复思考这件事,在我看来,孩子的世界很大很大,我的这一点微风细雨般的批评,对于他来说应该算不了什么?可是,现在看来,我错了,孩子的世界也很小很小,父母的责骂,同学间的嬉笑,老师的批评都能影响到他们的内心。她们就像小燕子一样,翅膀比较柔弱,心理比较敏感,需要身为老师的我们多谢温暖的话语,多些善意的提醒,更需要我们和他们一起面对人生中的荆棘。
对于孩子我们要多一些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