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教学法》
梁芳发起了2019-08-17
1
回复
18
浏览


                                                                                     
    借着空闲时间,我阅读了《字理识字教学法》这本书,受益匪浅。我是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找增强学生识字效果的最佳路径,我认为《字理识字教学法》应该能够告诉我答案。
书上说:字理识字主要是根据汉字构字和演变规律,以字形与义、音的之间的关系,在对汉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几种具体的教法:
一、图示法
   图示法就是借助图画(如挂图、简笔画等)演示汉字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要让图画内容与汉字一致,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用图画表示目的在于解决汉字的来源,也就是用图画表示汉字的本义。如教“月”字时就画了弯弯的月牙;教“林”字时就画出了一棵棵树木。图画形象、生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记忆和理解。
二、点拨法
   点拨法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之后,才进行的。点拨法,就是指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表明汉字构字部件的本来含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汉字结构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会意识字的教学。如教“吠”字,只要解析“口”是张嘴,“犬”是指狗,就知道“吠”的意思是狗叫。你看,不用图示,只要稍微点拨一下,学生就能掌握生字了。
三、演示法
   演示法是利用实物、动作等帮助表明字理的方法,演示的内容要简单明了,动作要明显生动。有实物演示法、动作演示法和综合演示法。当需要直观教学而又能找到实物进行演示时,就用实物演示法。如教“方”字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当需要直接教学而又能动作进行演示时,可采用动作演示法。如教“关”字,可以做关门的动作;综合演示法指实物演示与动作演示交叉使用
四、联想法
   联想法是在分析字理时指导学生进行联想,以加深对汉字音形义的理解。字理识字的联想法分为:接近性联想、相似联想和相似性联想。
五、故事法
   故事法是指教师运用故事阐明 字理的方法。故事要短小、生动。如教“龟”字时,可以先讲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这样“龟”字就很好记住了。
六、推理法
   推理法是老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道理逻辑推理,从而让学生理解汉字。从古至今就有举一反三的例子。例如:学了“木”字就会理解“林”和“森”了。
七、实践法
   实践法指教师在阐明字理后引导学生根据字义进行相关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字的本义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字形。有模仿性实践法和创造性实践法。模仿性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解析字理后模仿教师的演示动作的活动。如教“跑”字,教师先做跑得动作,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从模仿中理解。创造性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汉字所表示的意义自己设计活动。如“猫、锚、瞄、描”这一组字,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偏旁理解各自的意义。
八、猜字谜
   猜字谜是指师生用猜字谜的方法进行识字。它可以运用字理,也可以运用奇特联想的方法。一般谜语不要太难,要具有启发性。如:王奶奶和白奶奶一同坐在石头上,猜“碧”字。
   从上面的几种教学方法上可以看出字理识字法重点在于识字要有趣味,汉字教学要规范化,这样不仅减少了错别字的产生,而且还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总而言之这本《字理识字教学法》给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