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3读书随记【安陵镇中心小学马丙新数学工作室】----韩红丽
mabingxin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0
浏览

 

 

  今天阅读了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3《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一直以来,数学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以前我们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管孩子是否真正掌握、理解,把老师教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作为老师我想这也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今天读了此篇文章我知道了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情趣、要有生活、要有问题、要有互动、和要有文化五个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已成为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策略一,创设情境要有情趣

本策略以“可以圈多少地?"为例,如果让我来备课可能就会按照教案书上的设计走,而吴老师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故事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多么有趣而且具有数学味道的故事呀!学生被深深吸引,这种吸引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吸引,关键是孩子们产生了研究的欲望,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带来的兴奋和成就感。因此,在以后的备课中,我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创设出富有数学情趣的教学情境。

策略二:创设情境要有生活

本策略从"克与千克”的生活情境为例,吴老师通过让孩子去商场调查有关物品净含量数据,并感受轻重准备相关的包装,查询有关称的知识资料。课堂上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等方法,从而引出课堂内容。通过课程的调查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体验,如今签字感受一下物品的轻重,多少带着这种感受?回到课堂学习的数学是真正活的数学,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宇宙之大,无处不用数学。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成天对学生喊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并没有真正的让学生理解生活中有哪些数学?读过这个策略,我们要善于提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对现实生活进行再加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简单化。

策略三:创设情境要有问题

本策略从“喝出的体积单位"与"能安全过河吗"?为例,从喝牛奶中不但喝出了体积的初步概念,更喝出了体积大小的空间感知。能安全过河吗?在讲授平均数时创设情境:小明身高155厘米,他要过一条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河,会危险吗?引起一场课堂争论赛。学生学习氛围浓,如果我们每节课都精心设计,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定会很高,达到真正的数学有味道的数学。

策略四:创设情境要有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要让学生以情景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角色扮演就是一种的方式,在整个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学习数学,学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才能挑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一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猜想、验证、互动,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略五:创造情境要有文化

数学文化是对数学发展的浓缩,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只是利用情境渗透数学文化时往往停留于简单的告知,不能很好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跟着吴老师学习课堂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真正的感受数学的魅力。

  创没情景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师吴老师给我们支了三招,从这三招中让我明白:一节好课开讲之前,是有很多很多的工作需要做的,并不是教师简单的进行备课,做好教学设计,而是只有思维参与的活动互动,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土,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思考、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中积累经验与素材,做真正的教学设计,上有意义丰富多彩的数学课。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