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吴正宪老师课堂教学策略8,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探究性学习策略,吴老师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讲解了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新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探究活动教师要代替,应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探究要求是不相同的,在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寻找探究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最佳结合点,吴老师给我们支了四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应把答案和结论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把“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成“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创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的实现知识的内化。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断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教学真正的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