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反思------王玫芝
mabingxin发起了2019-07-31
0
回复
8
浏览

教学分析:

        1.提供具体情境,使同学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依赖的量。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实际世界、预测未来。同时,研究实际世界中的变化规律,也使同学从常量的世界进入了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知道,函数(函数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变化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y就叫做x的函数)是研究实际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一直是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标明,对变量之间关系的探索、描述应从小学阶段非正式地开始,早期对函数的丰富经历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以前学习的探索数、形的变化规律,字母表示数等,已经为同学积累了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经验,而本章的正比例、反比例自身就是两个重要的函数。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模型,体会函数思想需要丰富的情境,同学将在这些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变量,有的变量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正式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之前,教材设计了三个具体情境,通过同学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并尝试对这些关系进行大致地描述。多种研究标明,为了有助于同学对函数思想的理解,应使他们对函数的多种表示———数值表示(表格)、图像表示、解析表示(关系式),有丰富的经历。因此,教材在出现具体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分别运用了表格表示、图像表示、关系式表示的方法。在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中,我十分重视三种方式的结合。

      2.提供丰富情境,引导同学经历从具体情境中厘出正、反比例的形成过程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数量关系,同时,同学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为此,教材密切联系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系列情境,让同学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一起之处,从而引发同学的讨论和考虑,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同学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和正比例、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些系列情境也为同学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例如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实际生活、图形)提供了有利于同学探索并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情境,这些情境中既包括“时间与路程”“购买彩带应付的钱数与数量”等生活情境,也包括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等数学情境,情境中有正例也有反例,以引导同学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概括出正比例的过程。

       3.注重引导同学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正、反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不只仅是在引入时为同学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情境,还鼓励同学寻找生活情境中成“正、反比例”的量。如,设计“找一找生活中成正、反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的题目,使同学认识到正、反比例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教材还特别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大量同学以前学过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鼓励同学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底一定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圆的周长与直径。

       上完课后,看了听课老师给我的评价,但我一直在思考,学生是怎么评价的呢?在学生眼里,到底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呢?突然,灵机一动,干脆和学生一起交流一下吧,也许效果还更好呢?通过与学生交谈,让大家一起再次回顾本节课,找一找优点和不足,学生的回答很是让我惊奇,现摘录如下:

优点:

  1. 课堂导入新颖、有趣、有效,结尾有所创新,改变了以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等传统方式,从而使得大家大家想学、乐学;           
  2. 老师讲的详细,特别是讲授两种相关联的量,用通俗、简单的语言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并且很快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3. 题目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让大家感觉学习数学很有用;
  4. 课堂上学生讨论的时间充足,参与度较高,且时效性较强;
  5. 课堂调控能力较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6. 板书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缺点: 

  1. 课堂气氛没有以前活跃;

2、知识量太大,难度较大,很少有不经过思考或稍作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3、小组合作时,没有分好工,导致在计算相对应的每组数的和、差、积、商时,每个同学都在计算,因而用的时间较多,如果四人小组分好工,没人计算一种运算,时间就会节约一半。

4、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欠缺,评价不到位;

5、语言不够精炼,需要加强训练; 针对听课老师和学生的评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