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是北师大的校训,更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追求。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7月9日,抱着对北师大的憧憬和对专家学者的膜拜,我们鄢陵县“三名”工作室一行50人,在教体局副局长白岗坡的带领下真正走进了北师大校园。


今天上午的学习是北京市特级教师李惠玲和我们分享的题为《研读教材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讲座。
李惠玲: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优秀教师,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优秀指导教师。

一、李老师解读何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从文化基础可以看出,它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的宽度和厚度,使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也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


李老师说,在教学中没有对和错,只是深度广度有差异,教学理念是好的,但最后要落实到教材上,落实到学生身上,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
1.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抽象;
2. 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推理; 3.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模型;
也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想;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说。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二、对“研读教材”的认识——明确“教材”是什么?
李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心中有棵树、教学才有术”,这里的“树”是知识树,是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精心构造的知识网络图;这里的“术”是教学艺术,是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精心选择的教学方法。
“知识树”需要研读、需要梳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心中有学科系统这棵大“树”。言外之意就是教师得用卓越的知识树,来铺就自己的教学路,让教学有艺术有方法!虽然简短的几个字,却对教师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教材是静态的,不能开口说话的,是只能呈现结果的材料,所以我们要研究教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研究教材,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解读到位,把知识网从小学阶段就铺的结结实实,做一个对学生终身学习负责任的老师。

三、对“研读教材”的思考——如何“研读教材”
李老师指出教材常读常新,老教师也不能不读教材就上课,一定要读懂教材背后的知识点,用来建构新的知识点。
1.研读教材,用好教材;
2.联系生活,用活教材;
3.整合重组,优化教材;
4.拓展延伸,开发教材。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材料,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


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它也是教师使用教材有效提高课堂的基础,一线教师需要认真读教材、读懂教材,否则我们的课堂上就会留下很多遗憾。譬如:了解教材结构前后知识的联系,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练习题与例题的关系等等。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增补、校正、拓展、变通、调序等等;李老师用教学实例给我们证明教师“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李老师说小学知识为中学做准备,学生思维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作为教师要挖掘教材,把握学科本质,要活用教材让生本与学本对接,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更要了解中学教材,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譬如:用5、3、1、7摆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是摆出的算式的积是最大的。如何让学生理解摆出的乘积是最大的呢?如何让学生从此岸到彼岸呢?李老师不是直接交给学生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试一试、画一画认识的更清楚,让孩子经历了知识生成的过程,体会结论背后是最基础的知识。

李老师又出示了很多教学中的实例,来验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理解为前提,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不利,所以教师要研读教材,并要从厚读到薄。

李老师指出没有矛盾、没有问题的课堂是不正常的课堂,上课不出错,下课的错误定会层出不穷。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分清挖掘教材背后的本质。

中场休息的十分钟,老师们都不放过这个时间,一直和李老师探讨、研究,把自己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困惑和不解,向李老师请教支招!

李老师强调 “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已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一、站位要高、基点要低;二、由浅入深、深入浅出;三、融入思想、突出思考;四、明暗交融、和谐统一。用具体的情境和数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体会核心素养是与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的,共同构成学生的数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李老师强调我们一线教师,教学过程要从“从教出发”转变为“从学出发”;课堂教学要从“传播知识”提升为“全面发展”。李老师用了很多教学案例给大家分享,让老师们感受和体会认真研读教材后的课堂会发生质的飞跃,润物无声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李老师指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懂的教育规律,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核心素养为教师指明未来的方向,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科业务精通熟,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的动向,争做一名真正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教师。

李老师的讲座,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华丽的语言,用发生在课堂中的一个个实例,深入浅出、层层推进,以朴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课改下教师如何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创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我们这群乐此不疲的小数人,一定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知行合一、不忘初心、明确方向、砥砺前行、携手共进,共同绘制鄢陵教育教学的美好蓝图,定会达到硕果累累的育人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