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学会有效反思,以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乐于求知,积极向上。那么,在课堂上对学生怎样做到合理有效的评价呢?
一、合理的评价,要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赞赏与夸奖同学的肯定与接纳,都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期望与憧憬。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句否定或批评,甚至轻视火挖苦,都有可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失去自信与自我。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呵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呵护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成绩,又看到自己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学生能够接受的具体建议,使其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真诚、友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利用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打开思维通道。
二、延迟评价,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不要用“对”与“错”匆忙下结论。而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所以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反思,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要想进行有效评价,还要全面了解学生细心观察学生的举动,透过学生的行为洞察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给学生自信,自悟的空间,学生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经验来到课堂中的,所以,教师在做课堂有效评价时,应该把问题积极返还给学生,给他们再次发现的空间,让他们对自己先前的表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并成功跨越,形成数学学习的积极的体验。
三、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独特的感受,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正式学生存在的差异,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的回答与众不同时,笑是要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欣赏,这样肯定,学生带来肯定、愉悦、自信的心情。教师的赞赏,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予他们成长中需要的营养与动力。
四、利用评价,突破学生的认知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对一些概念认识不清,甚至感到模糊混乱,此时,教师应该真正透彻的理解,不能让学生的看似明白当成学会了。在这个时候,教师不妨灵活的运用评价,引发学生之间产生认知冲突、并相互争论,促使学生在说理、辩理的过程中不断澄清概念、澄清认识。让学生经历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学会自省、自悟,学会有理有据的阐述与辩论,学会从别人那里汲取营养。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有效地评价能向学生传递真爱,用尊重理解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享受学习的幸福,经而扬起自信的风帆。
以后在我的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我要不吝啬激励的话语,用理解、尊重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真爱,并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惑,需要点拨和辅助时,我要及时给学生引导,让学生在困惑中见到光明;当学生出现分歧偏差时,我要善于利用学生之间的评价,将矛盾激化后再逐步趋向明朗,让学生在经历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学会自省、自悟,学会有理有据的阐述与辩论,学会从别人那里汲取学习的营养,在课堂上要充分给学生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和自主相互学习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