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小学高年级以后,班里的孩子不再像以前低年级那样——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许是害怕回答错了被同伴嘲笑,许是对自己的答案似是而非,每次上课发言者寥寥无几。

发言者寡,这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课堂“活”不起来,纵使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的脑筋也无法“活”起来。这样的课堂,不是我想要的。
悄悄进行调查得知:学生不爱发言,除了我之前想出的那两点,还有一点就是,害怕回答错了,被老师惩罚。我心头为之一惊,问学生:“老师有因为某个孩子回答错了惩罚过他吗?”学生纷纷摇头。看来,这或许是学生不想回答问题而想出的一条权宜之计吧!

班主任韩老师建议我说,可以以喊学号的方式让学生发言。我照做了,但因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那些几年来都没有发过言的孩子,被叫到之后,依旧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而且因为是被动发言,他们的神态表现及语言组织显得不够自然、大方。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我决定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入手。为此,我在课堂上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给学生:“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并满含期待地望着他们。受到此番话的激励,孩子们慢慢地举起了手,我趁机说道:“凡是敢于举手的孩子,都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来,英雄般的掌声送给他们!”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令我欣喜的是,在日后的发言中,他们都展示了自己最优秀的那一面。
为了最大程度激励大多数孩子发言,我和孩子约定:凡第一次发言者,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会得到大家的一个鼓励掌声;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且观点清晰、独到,大家会回馈给他/她雷鸣般或暴雨般的掌声。

现在,课堂上敢于发言的孩子渐渐多了起来!通过这一次的小小尝试,更使我明白了:教育就是点燃、就是唤醒,这句话的含义。我也想对孩子们说:在课堂上,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吧!因为那不仅是一次个人的展示,更是一面自信的旗帜!